大投機家 作品

第 521 章 差距

  李月祺並非沒有想過自建芯片代工廠,他很早就讓公司的智囊團評估和調研過自建芯片代工廠的可能性。但是很遺憾,按照目前奇蹟投資的能力和可以購買到的一切設備,就算李月祺能夠不惜一切代價,組建一條全國產的芯片生產線,奇蹟投資在5年內最高也只能實現90納米的製程。

  很多人都說華國芯片的問題只是光刻機,只要光刻機問題解決,華國的芯片行業將會一飛沖天。可實際上,光刻機只是一個方面,華國在芯片上要補的課實在是太多了。

  以華為海思為例,華為海思算是華國目前最有希望的芯片設計公司了,不但可以設計出最先進的芯片,還可以找臺積電使用最先進的製程進行代工,甚至下游還有華為手機這種級別的客戶,不但不用擔心銷路,還可以在芯片使用過程中,及時進行反饋和改進。

  可事實上,海思的麒麟芯片,使用的架構是從英國的Arm公司購買的公版架構,maligpu挪威科技大學開發的,海思的異構設計使用的duv和euv軟件都是老美的公司開發的。到了代工層面,臺積電暫且不說,光刻機AsmL是荷蘭的公司,光刻機鏡片是德國的卡爾·蔡司公司生產的,極紫外光是老美的技術,蝕刻機是使用的霓虹國的技術,芯片沉積設備是主要是老美的AmAt公司,光刻膠同樣是霓虹國的公司……

  想要生產高端芯片,這裡面的每項技術,每種設備都缺一不可。而這些設備中,華國與國外都有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差距,這些技術都不是光靠砸錢就可以彌補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光刻膠算是芯片生產過程中最不起眼的一項,全世界每年高達萬億美元的芯片產業,而光刻膠產業全部產值,也只有幾千萬美元,這麼點的產值原本不值一提。當年霓虹國的芯片行業被老美整垮之後,相關產業鏈卻保留了下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低溫光刻膠的供應商只有霓虹國的幾家公司,其中jsr公司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