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作品

第 657 章 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奇蹟投資擁有龐大的資金優勢,又擁有世界第一碳酸鋰生產企業天齊鋰業的支持,又是主場作戰,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工業級碳酸鋰的價格從3月28日的23萬元/噸,到了4月2日奇蹟投資發佈分析報告之後,天齊鋰業在一週之內連續兩次下調工業級碳酸鋰的出廠價,短短几個交易日,工業級碳酸鋰遭遇崩盤式暴跌,連續三天觸及下跌預警線。

  到了4月5日,華國的工業級碳酸鋰期貨成交價,已經暴跌至15萬元/噸,跌幅高達三分之一。

  與華國羊城的暴跌類似,倫敦工業品期貨交易市場碳酸鋰的價格也遭遇崩盤式下跌,歐洲在新能源方面的建樹本來就不多,他們既不是鋰礦的生產國,也不是主要消費國,奇蹟投資要搞定他們反而更加簡單一些。

  歐洲和華國的碳酸鋰價格出現崩盤,受傷最大的除了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這些鋰礦加工企業外,其他還有秘魯、智利、剛果等鋰礦開採國的企業。

  這其中最倒黴的要數通過法案,以國家形勢暴漲和刺激鋰礦投資的澳大利亞,最慘的是,澳大利亞的1500億澳元的政府扶持基金,其實並沒有太多被投入到找礦事業,反而絕大部分流入到力拓、必和必拓、萊納斯集團等礦業公司股東的腰包。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這些礦業巨頭都因為這次澳大利亞的“找鋰”行為而股價暴漲,其中萊納斯集團的股價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股價暴漲300%。

  澳大利亞金融市場中充斥著巨量的泡沫,可恰好就在此時,澳大利亞官方寄予厚望的金屬鋰產業迎來暴跌,奇蹟投資等頂級機構帶頭看空未來幾年金屬鋰價格。

  工業品都賣不上價,澳大利亞的鋰礦怎麼可能賣的上價錢?澳大利亞的鋰礦出口在4月初突然被斬斷,包括華國天齊鋰業、贛鋒鋰業、霓虹國松下電池,韓國Lg集團等力資源的大客戶,在寧可賠償違約金的前提下,紛紛取消了澳大利亞鋰礦未來三到六個月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