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戲碼

  當時禮部尚書不顧大庭廣眾,急忙出言呵斥二人,在先皇駕崩守靈之時,當眾違背先皇遺詔,不合禮法,是為大過。

  但那兄弟二人卻相視搖頭,只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後,便仍是相互推脫,沒有了下文。

  那文官還想怒斥什麼,不曾想,一直靜默的三公主忽而走到了文武百官的身前。

  她越過了還在為皇位爭執不休的皇兄們,舉起了那象徵先皇的魚腸劍。

  她只說了一句話:

  “哥哥們不願來揹負的職責,我來背。

  哥哥們不願來守護的國家,我來守。”

  眼見事態不受掌控,百官紛紛勸諫三人三思,意圖繼續遵循遺囑,讓魚文繼任皇位。

  可屢立戰功,深受先皇信賴的金國公卻忽然站了出來,公開支持了豆蔻之年的三公主,明確了態度。

  隨後,支持此事的官員便好似雨後春筍,爭相冒出,用各種理由駁回了文官的說辭。

  其中,甚至還有東鯉仙院的影子。

  文官以性別作為說辭,可千年歷史以來,鯉國的確有過女子攬政的先例。

  文官以年齡作為說辭,可年齡從來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即位的標準——人總會力有不逮,一切決策自是要集思廣益,不然要你們百官做什麼。

  文官以遺詔作為說辭,可兩個皇兄都一心向道,無意就位,魚么么身上亦有先皇血脈,已經是最為合適的那個人選。

  更何況……

  她還是個修行者。

  一個願意為了繁雜瑣事,而犧牲修行時間的修行者。

  雖說她未必能將修行與政務兩者的時間安排妥當,但鯉國既是已然走向仙朝的道路,勢必需要一個修行者來統領集權——

  否則當所有人都擁有了超凡的力量,皇帝又該如何壓下他們蠢蠢欲動的野望?

  這傳聞在人們口中傳遞之際,誕生出了迥然不同的聲音,隨著故事一併傳頌在人們口中。

  有人對兩個皇子的選擇表示深深的不解。

  這所謂的修道長生,當真便如此吸引人,甚至值得他們放棄那至高無上的皇位麼?

  更何況,鯉國本就在向著那‘仙朝’發展,或許在未來終究會成為一個修行者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