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娛樂圈,你管這叫一點點愛好 作品

第十五章 《東風破》樂評

  在意境上,華國文學講究意象,意境就是在意象的基礎上產生的,假如把《東風破》歌詞中每句的關鍵詞提煉出來,你會發現,“盞、門、月、燭火、壺、酒、琵琶、落、花、流水、楓葉..”等等在古典文學中都是極為常見的意象。

  比如“酒”和“月”便是唐詩中經常出現的兩大意象。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詞裡,“落花”和“流水”這兩種意象最為常見。

  《東風破》這首歌,很好的將這些意象融入道了流行樂的歌詞裡,意境淡雅,將那種追憶往事的落寞感體現得活靈活現又不落矯情。

  詞、曲、編曲、配樂、節奏、環境營造、情感張力...《東風破》全都無可挑剔,毫無疑問,《東風破》不但是華國風的序幕,而且還是首大成之作。王軒開了華國風的先河,後世肯定會出現不少華國風的歌曲,但想超越這首《東風破》,很難!

  這是鄙人的對《東風破》這首歌的見解,分享給大家,還是那句話,僅代表一家之言,不到之處,敬請見諒。”

  這就是頂級作曲人蘇格給《東風破》做的歌評,歌評一出,不到一小時就收到了10w個贊,轉發不知其數,底下評論很多,幾乎是對蘇格頂禮膜拜的。

  “66666,曲爹出手就是不一樣。”

  “聽這首歌的時候,很喜歡,很想說點什麼,奈何我輩沒文化,只能一句‘臥槽’行天下,現在曲爹出手了,我只需要跟在後面喊6666就行了。”

  “曲爹對這首歌的評價居然如此之高,厲害了。”

  “大愛這首歌。”

  ......

  很快,第二位業內樂評人的樂評也出來了。出手的是金牌作曲人夜落,也是《問情》的詞曲創作者。

  “本來也從專業角度寫了篇《東風破》的樂評,不過蘇格前輩既然出手,我就換個角度吧,我從歌詞方面給大家剖釋這首歌。

  首先,我非常贊同蘇格前輩的觀點,《東風破》不單只是華國風的序幕,也是一首巔峰之作,後世者想要超過這首歌很難。

  這首歌,我同樣單曲循環了無數遍,超級喜歡這首歌,喜歡歌詞,喜歡歌的旋律,也喜歡歌裡承載著的故事與情感。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主歌的第一部分,展開的是一個故地重遊,深夜感懷的故事。歌詞改編得非常棒,王軒的寫作功底實乃驚人。

  ‘一盞離愁’,離愁其實是個形容詞,但這裡卻把他當成名詞來使用。明明是一盞燈,卻用一盞離愁來描述,把燈下人的情緒三言兩句展現得淋漓盡致。

  ‘孤單佇立在窗口’,是燈在佇立,也是離愁在佇立,亦是離愁的載體在佇立,僅此一句,抽象的離愁一下子似乎有了生命。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這句同樣絕妙。燭火如何清醒,無非是旁邊的人是清醒的,可此時夜已深,清醒的另一個代名詞其實是失眠,代表著旁邊的人處於失眠狀態。

  他為何失眠?無非就是舊地重遊,睹物思人,感傷罷了。因為這份感懷太過濃烈,就連燭火也不忍苛責他。通過燭火的‘清醒’與‘苛責’,把燭火下人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很精妙地展現了出來。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

  花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

  主歌的第二部分,承接著第一部分結尾的深夜失眠,進入回憶篇。手法類似,都用將抽象的物品擬人化。比如‘一壺漂泊’,漂泊的當然不是酒,而是人。浪跡天涯的生活,就連酒也難以入喉。再比如‘回憶思念瘦’,思念怎麼瘦?瘦的當然是人,因為飽受相思之苦而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