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娛樂圈,你管這叫一點點愛好 作品

第三百八十六章 《海闊天空》,華語樂壇的巔峰,家駒絕唱


                 可背井離鄉到異國他鄉打拼哪有那麼容易?回頭望,家駒為了自己的理想,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承受了多少挫折和創傷?

  當時的香港唱片工業雖然蓬勃,但市場多由偶像歌星的翻唱歌曲佔領,原創搖滾音樂的空間非常有限。在香港的地下樂隊時代,十幾年的風雨和挫折已經讓家駒遍體鱗傷,若不是對香江樂壇實在失望透頂,家駒肯定做不出背井離鄉的決定。

  可離開那些熱愛他的歌迷,離開她所熱愛的故鄉,就真的正確嗎?島國是否能容得下他的理想,島國的歌迷能否接受他的音樂,一切都是未知數,就彷彿迷霧一般,讓人看不清。

  堅持理想的道路是艱難的,多少人走著走著就迷失了方向,忘了自己的初衷。不變的能有幾個,就連家駒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一直不忘初心。

  唱第一段主歌的時候,王軒的思緒飄遠,有些恍惚,彷彿附身到了家駒身上,感受著他當時的心境,落寞與孤獨。

  他的歌聲也是飄遠的,有些落寞,有些孤獨,有些迷茫,短短几個音符後,就讓聽者的心境也隨之低沉,放空。

  落寞迷茫過後,卻是堅定。第一段主歌過後,若有若無的鋼琴伴奏變成了兩個重音的反覆敲打,就如同堅定有力的步伐,在低沉冷寂中堅毅地前行。

  王軒堅定的歌聲也跟著響起: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裡愛(誰明白我)”

  遙想beyond未出名時,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音樂,承受了多少非議?多少冷嘲?

  當時的樂壇,搖滾就是小眾類型,是不被重視的。很多人把玩搖滾的人看作是頹廢的廢物,沒有用的人,沒有前途的人,家駒同樣遭受了這種待遇,他何曾被人用正眼瞧過?

  但家駒從來沒放棄過自己的理想,就是感覺有些孤獨,舉目眺望,茫茫人海尋不到一個知己的感覺。

  第二段主歌的最後那句“誰明白我”,就是家駒在孤獨與痛苦中發出的一聲呼吼。

  王軒代入家駒當時的心境,完全將那種孤獨、唏噓彷徨,面對困境百折不撓,追尋理想生生不息唱了出來。尤其最後那句“誰明白我”,王軒的音調很高,一下子也不知道讓多少人渾身一震。

  但,怎麼說呢,《海闊天空》其實是一首慢熱的歌,當年Beyond剛剛發表《海闊天空》時,在電臺排行榜成績普通,從來不是冠軍歌。

  這首歌在副歌出來之時,聽眾很難有什麼特別反應,頂多就是覺得歌詞不錯,觸動人心。旋律也不錯,深沉不乏優美。

  所以很多人都皺起了眉頭。

  就連王半壁幾人也皺起了眉頭,感覺白虎是不是選歌有些失策了。只聽前面兩段主歌,感覺白虎這首《海闊天空》可沒多大的共情力,打不過於浩那首《昏天暗地》。

  但《海闊天空》怎麼可能沒有共情力?

  沒錯,《海闊天空》剛發表的時候確實反響平平,可那是因為當時的華語樂壇環境不行,原創不受重視,搖滾不受重視。

  直到家駒意外離世,大家才更深地認識家駒獨一無二的音樂才華,《海闊天空》也逐漸被傳唱為經典。

  時至今日,《海闊天空》的影響力已經不限於粵語地區。在它被髮表之後的25年裡,這首歌就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被不同的人群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並以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聚攏了人群。

  在香港搖滾樂隊的排練室裡,那些渴望實現音樂夢的搖滾青年曾以《海闊天空》吶喊銘志;接著在全華夏各地的卡拉ok裡,東北人、上海人用模仿來的廣東話抒發情懷。

  2008年汶川地震,它成了華夏版的《weAretheworld》——華仔為這首歌填寫了國語版歌詞,取名為《承諾》,召集兩岸三地明星為災民打氣。

  在燕京奧運會,劉翔因傷退賽時,場內突然播起《海闊天空》;2013和2015年,廣州恒大足球隊兩次奪得亞冠聯賽錦標時,天河體育場內都唱起了它。

  若這樣的歌曲沒有共情力,那什麼樣的歌曲才有共情力?所以接下來,王半壁等人註定要被震撼了,《海闊天空》這首歌,也註定要顛覆他們已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