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娛樂圈,你管這叫一點點愛好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七章 國際音樂團到來,不會吧,你們居然沒邀請王軒?


                 很多人以為賀歲檔和春節檔是同一個概念,但其實不是。

  賀歲檔的概念最早在香江出現,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每到年關,香江演藝圈的大佬明星們就會聚在一起拍幾部熱熱鬧鬧的影片獻給觀眾。

  比如龍叔的《福星高照》,發哥的《賭神》,星爺的《家有喜事》,直到1995年內地才上映了第一部賀歲港片,那就是龍叔遠赴重洋,楊我國威的代表作《紅番區》。那個年代一張電影票只要幾塊錢,但《紅番區》卻一舉拿下了3500萬票房。

  兩年後,第一部國產賀歲片《甲方乙方》登場,在那之後小鋼炮的名字和賀歲片聯繫在了一起,他的四個字三部曲《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每一部都是賀歲片。

  在那之後,賀歲檔成了每年大片必爭的檔期,2004年的《功夫》,2005年的《無極》,2006年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賀歲片都成了當年的國產片票房冠軍。

  不過這一時期的賀歲片賀的主要是元旦。那個時候,沒有幾個觀眾會在春節期間看電影,大部分的電影院和超市一樣,大年三十下午就關門歇業了。

  首個打破僵局的是2006年上映的《霍元甲》,當年整個春節檔的票房只有8000萬,但《霍元甲》就獨攬了2000萬。到了2010年,一群神秘的藍色生物出現,讓觀眾春節觀影的熱情更加濃烈,這部電影就是《阿凡達》,儘管《阿凡達》在1月4日就已經上映,算不上正統的春節檔,但這把火燒的太旺,一直燒到了一個多月之後的春節。在春節的七天假期裡,《阿凡達》拿下了1億票房。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整個電影圈開始意識到春節檔行,能處。

  2013年一部《西遊降魔篇》眾星雲集,七天打下了5.3億票房,打破了20多項票房記錄,僅大年初五當天票房就有1.26億。而這也是華夏第一部單日票房過億的華語電影,從此之後春節檔冉冉升起,而曾經的王者賀歲檔卻開始暗淡起來。

  2016年春節檔期間,《美人魚》拿下了15億票房。到了2016年年底,《長城》和《鐵道飛虎》卻意外遇冷,第一齣現了賀歲檔的票房下跌。也正是從這道分水嶺開始,賀元旦的賀歲檔已經完全不是春節檔的對手了。

  這個時空也差不多。華國影壇最高的票房記錄就是在春節檔誕生的,是三年前華藝那邊拍攝的一部眾星雲集的懸疑大片《奇蹟生還》,內地票房高達16.2億。

  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賀歲檔完全不是春節檔對手了。

  如今,賀歲檔雖然也是演藝圈非常重要的檔期,但賀歲檔之後的春節檔才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的賀歲檔才上映18部電影,但春節檔上映了40幾部電影就是明證。

  而《霸王別姬》7天就拿下了6.8億的票房,這趨勢比《奇蹟生還》可要強得多。《奇蹟生還》當時上映7天也才拿到5.2億票房呢。

  再看看春節檔的其他電影,都被《霸王別姬》壓成什麼樣了。《霸王別姬》之外,春節檔上線的電影,最高票房是星空傳媒拍攝的軍事大片《狙擊手》,7天下來,票房拿到了2.2億。等到下映,預計能拿到6.5億的票房左右。

  看似不錯,問題《狙擊手》的各種成本加起來比《霸王別姬》還高,成本高達1.8億。總票房最起碼要到6億左右才能收回成本。也就是說,這部影片大概率只能收回成本,哪怕能賺,但也賺得不多,白白浪費了春節檔這個年度最重要的檔期。

  華藝拍攝的另一部高成本大片《大鬧天宮》更慘,成本1.7億,7天票房才拿到2億,估計連收回成本有有些困難。

  而兩部好萊塢大片也好不到哪裡去,分別拿到了1.8億和1.7億的票房。但華語市場並不是他們的主要市場,歐美那邊才是,這個票房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其他影片就更不用多說了,票房最高的都沒破億。

  沒辦法,《霸王別姬》太爆了,佔據了太高的排片率。現在,除了華藝、星空、長城自己控股的院線,其他影院,《霸王別姬》的排片率最起碼都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