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春風矣 作品

1. 轟炸東京

  1942年4月1日,十六架經過改造的B-25轟炸機以及每架5名機組成員,再加上地勤維護人員,總計七十一名文職和一百三十名作戰人員,從舊金山的阿拉米達登上了大黃蜂號,而每架B-25配備了四枚特別定製的五百磅炸彈。

  4月2日上午10時,大黃蜂帶領第18機動艦隊駛離阿拉米達。數天後,由大名鼎鼎的“蠻牛”威廉·哈爾西中將指揮、以企業號航母為核心的第16機動艦隊在夏威夷以北海域與第18機動艦隊會合。

  第16與第18機動艦隊會合後一併向西航行,全程無線電靜默。4月17日下午補給艦為艦隊補充完燃油之後,與八艘驅逐艦向東後撤,航母和巡洋艦繼續向西,以二十節的速度朝日軍控制的海域快速前進。在那裡,十六架B-25準備起飛,目標為日本本土。

  4月18日清晨7點38分,機動艦隊距離日本本土尚有六百五十海里,約一千二百公里,就在此時,正在該海域遊弋的日軍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了他們,隨即向日本發送無線電預警,而納什維爾號巡洋艦立即開火,將日東丸擊沉,日東丸上除了船長自殺之外,十一名船員中五人生還,被救上了納什維爾號。

  令杜立特中校沒有想到的是,艦隊尚未抵達起飛地點,竟如此早地被日軍發現了。因擔心接到警報的日本很可能已出動兵力前來阻擊,艦隊若再往前行就會非常危險。杜立特和大黃蜂號艦長馬克·米切爾決定,所有B-25立即起飛,這樣一來,比原計劃提前十小時,意味著B-25將多飛三百一十公里。

  起飛後的B-25陸續飛往日本,航程初期採取二到四架為一組,之後則各自散開,貼近海面低空飛行以躲避日軍雷達。

  4月18日正午時分,東京上空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人們抬頭望見陽光明媚的天空中,數架B-25轟炸機呼嘯而來,緊接著,一枚枚炸彈像母雞下蛋一般在人們的頭頂上落下,一時間,火光熊熊,濃煙四起,爆炸聲一浪高過一浪,驚叫聲,哀嚎聲,坍塌聲,轟鳴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有人看見這些飛機機身上都印著星條旗,他們從驚愕中驚醒,東京遭到了美軍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