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再來!”

  身上的皮甲凍的僵硬,也妨礙著前行。

  “射!”

  敵近六十步,弓手三連射。

  安祿山卻感覺渾身熱起來。

  那些臂長力大的弓弩手們,早提前在山下量好了距離,做了一個個標記,敵近一百五十步弩手才開始射擊。

  “六十步,射!”

  隨著隊頭的喊聲,大家都把大盾立在地上,打開盾後旋轉軸,把支棍撐起,然後端起長矛。

  他們雖隸屬於衙內軍子弟,可上了戰場就一樣實行朝廷軍法,一進軍營,軍官們可就宣讀了諸軍法,

  七禁令五十四斬,說的明明白白。

  安祿山的心跳的越來越快,

  隨著敵軍接近,他的心跳卻又開始變的平緩,眼神也更加堅毅,做為一個雜胡少年,從朔方追隨翼國公,他比許多朔方邊塞的雜胡少年幸運的多,他走出了許多人一輩子也走不出的那老家。

  中間又有尖樁、櫃馬、鐵蒺藜等不少防禦手段。

  安祿山沒回頭,

  越來越擁擠的隊伍,讓他們甚至趨於停頓,康阿乙屈甚至被擠的有點背上出汗了。

  他們這隊是基礎步隊,配的大盾、長矛、弓箭、橫刀,在他們隊後面是一隊弓弩手,再後面又是步兵。

  再來,

  而身後弓弩手們還沒動靜。

  這說明敵已近一百五十步,弓弩手隊裡的弩手,可以射擊了。

  好在後面有千軍萬馬,這讓他心中稍定,十萬對五千,怎麼打怎麼贏,甚至心裡還覺得挺幸運,能夠抽到第一批進攻,要是一會一衝就拿下山口,那少不得大筆獎賞。

  慘叫連連。

  安祿山執盾,另兩人其實是跟他品字站立,因受地形限制,並不是前排盾兵跟著是一排長矛兵,

  一支支硬杆長矛立起。

  突厥人密密麻麻擁擠過來,他們走的很慢,不少人還摔倒了,顯得有些狼狽,看他們摔倒踩踏的樣子,安祿山倒是輕鬆了不少。

  而眼下這種有利的地形,他們能夠比平時多射一倍。

  雪很大,風很冷。

  把他們編在前面打頭陣,也不是要拿他們當炮灰,只是不想一上來就完全暴露出唐軍的精銳,把頡利嚇跑。

  康阿乙屈雖然被擠的後背出汗,也不敢停下,只得繼續慢慢往前擠。

  三連發標槍過後,安祿山感覺額頭都冒汗了,這個時候隊頭和旗手們已經提著旗槍、陌刀在跟衝上來的突厥人近手肉搏了。

  但很快頭頂如飛蝗掠過,大片弩矢疾射而出,弓弩手隊在山上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射程還能增加。

  安祿山於是立馬把彭排立在地上,取出盾牌後面的一根木棍,將其支在地上,這樣比起直接拿著,雖防禦力要弱些,但卻可以解放士兵的雙手,士兵可以拿長矛或是梭槍擊敵。

  受地形限制,他們並沒有擺傳統的府兵步兵戰陣,而是依託地形,各隊為戰,相對分散,佔據有利地形,居高臨下的防禦。

  安祿山聽到後面有人在大喊,戰鼓聲也更換了節奏。

  唐軍這一波弓箭打擊,比弩箭打擊還要兇猛,又快又密,突厥兵靠的也近,傷亡也更大。

  一名突厥兵撲上來,安祿山吼叫一聲,一矛刺出,狠狠的洞穿其腹部,“死!”

  安祿山趕緊又拔起一根標槍,蓄力、投擲,一氣呵氣。

  安祿山就站在五列兵線的第一排,他們這一列七人,分成兩個三人組,另有一個是夥長居中指揮策應。

  山口狹窄,越往前越狹窄,也越陡峭。

  臨陣之際,左張右望交頭接耳都是可能被斬的。

  攻山的突厥人擠的太密了,簡直就是弩手們的活靶子。

  安祿山也趕緊端起一丈威,站在支起的門板大盾後面,開始跟同袍們向著前面不斷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