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非凡 作品

第483章 代表視察

  “實在不行,我們只有採用行政強制措施了。”市政府的人暗示著劉非凡說道:“我們會通知工商、稅務等相關職能部門,註銷沈露名下的‘新古漢集團’,恢復古漢集團。”

  劉非凡道:“你們想怎麼做,是你們自己的自由。”

  市政府的暗示,被他懟回去之後,他們便嘆口氣道:“劉主任,你也是香河人。這件事鬧大了,誰臉上都會沒面子啊。”

  無論市政府怎麼軟硬兼施,劉非凡打定主意,絕對不吃他們那一套。

  香河市政府為了不與沈露對簿公堂,選擇了妥協,願意將古漢集團讓給沈露。表面上,香河市政府沒鬥過一個普通市民。實際上,香河市是這場談判最大的受益者。

  古漢集團收歸國有後,由於生產工藝沒有及時提高,保健品市場又受到市場嚴重衝擊,致使古漢集團在運行幾年後,不但看不到一分錢的效益,反而成了一個負債累累的累贅。

  古漢集團對香河市而言,就是一塊十分難啃的雞骨頭。為維持企業形象,市財政每年往裡投鉅額資金,市政府的領導,誰心裡美一本賬呢?

  但是古漢集團是副省長李啟明盯著的,誰敢質疑李啟明副省長?

  香河市早就想甩掉古漢集團這個沉重的包袱了。苦於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直到沈露起訴市政府,這才讓事情出現了轉機。

  特別是沈露表示願意接受古漢集團留下來的債務,這讓香河市政府簡直有如獲至寶的高興。

  香河市政府選擇與沈露和解,既避免了被沈露告上法庭的尷尬,又完美擺脫了沉重的債務關係。這是香河市這些年來,最值得慶祝的大好事。

  可是,李啟明副省長強行干涉了進來。

  他強令香河市政府,必須將已經移交給沈露的古漢集團,再次收回來。

  在劉非凡看來,這就是一樁買賣。香河市政府以債務打包的形式,將古漢集團轉移到了沈露名下。古漢集團就不再姓“國”,而應該改姓“私”了。

  買賣關係,從來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平。至於在這樁買賣中,誰吃虧,誰上當,根本就無法判斷。再說,交易一旦完成後,還能反悔嗎?

  劉非凡不希望香河市政府出爾反爾。如果古漢集團被再度收回去,香河市政府的形象會徹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