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359章 山口家的女兒

  趙桓當然不會這樣對待這群女工,所以他設計了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端甚至奢華的運送女工的商船,不僅有一排排專屬自己的吊船,還有專門的女工廁所,整潔的食堂,充足的食物。

  這些對於東瀛女子那簡直就是天堂一般,這些女工一個個眉飛色舞的把他們所見所聞告訴了同伴,這成千上萬的女工都知道,到大宋的想法更加強烈。

  在得知這件事需要法皇和攝政騰原忠通點頭之後,於是這上萬女工便包圍了皇宮,一起跪在皇宮面前磕頭,請求恩准他們去大宋打工。

  跟著這些女工後面的又是黑壓壓的上萬的這些女工的家人,他們聽說女工在大宋打工得到的錢,可以通過郵政郵寄回家,哪有不答應的?

  這種事情在大和想都別想,義務免費的徭役那是少不了,想掙錢,門都沒有。

  去大宋打工掙錢,不僅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能逃避飢餓,還能掙錢寄回來,一舉兩得。

  至於女人嫁給大宋,對於百姓來說其實是求之不得的。

  他們可不會像法皇那樣去想問題,他們只關心自己,自己的女兒能嫁到大宋,那就相當於有了長期飯票。

  所以這些人都支持女兒媳婦去大宋打工掙錢,這數萬人黑壓壓的包圍了法皇所在的寺廟,也包圍了崇德天皇所在的皇宮和攝政王藤原忠通的家。

  把年幼小天皇嚇得哇哇大哭,因為他們大聲的哀求聲如驚濤駭浪一般,不停的傳入皇宮。

  幸子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她來自於京畿的一個村莊,十六歲。

  只要不是農忙時節,幸子每天都要進山打柴,挑進縣城賣掉,掙幾文錢補貼家用。

  她的哥哥在城裡打工,奶奶長期臥病在床。父親叫山口,是地主家的僕人,母親每日去給人漿洗衣服。家裡還有幾歲大的兩個弟妹。

  幸子每天打柴很辛苦,見女兒小小年紀就要擔負起養家重任,父親心中不忍,又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