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1511章 未來的宇航員?

  而俄羅斯航天被制裁的直接結果就是:nAsA直接走上了衰落,但是馬斯克卻崛起了。

  原來在漂亮國的商業火箭領域,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排在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和藍源公司後面,現在spacex一家獨大幾近壟斷佔了接近九成的市場——那倆家也是用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

  但是別看英法德的航天都很強,但是那話怎麼說的?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由英法德牽頭組建的歐航局可真的拉到了家!

  1975年歐航局剛成立的時候還真的挺不錯:發射了檢測宇宙中伽馬射線輻射的太空探測器,同時發射了世界第一臺高軌望遠鏡和世界上第一次研究哈雷彗星的深空任務,在2000年之前,歐航局真的是出盡風頭。

  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歐航局就呈現出了斷崖式的衰落,資金越來越少產出越來越少。基本上所有拿得出手的項目都是跟俄羅斯合作的。

  關鍵是現在22個成員國之間還整天互相搶功勞,整個歐航局總部在巴黎;技術研究中心在荷蘭;操作監控中心和航天員培訓中心則是在德國——前者在達姆施塔特,後者在克隆;研究所又放到了意大利。

  就這樣混亂的制度做事能有效率嗎?

  而且明明航天員培訓中心在德國,結果法國又搞出來個‘青年航天人才儲備計劃’,目的就是從德國人手裡搶苗子。

  關鍵是他們有航天人才也沒用啊!

  他們把航天人才扔到哪裡去?

  原來歐洲的航天人才上太空是去國際空間站。

  但是國際空間站僧多粥少,想要找個位置真的太難了,經常是排隊排個好幾年,而且在這期間經常會遇到憑藉‘鈔能力’插隊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泡菜啊!

  他們當年就是三星集團掏了一個天文數字,從當時經濟不好的俄羅斯那裡買來了一個位置強行‘插隊’。

  但是那次合作真的很有意思:先是泡菜給了俄羅斯一次‘泡菜式震撼’,然後俄羅斯反手給了泡菜一次‘俄羅斯式震撼’。

  事情是這樣的:2007年,泡菜派遣了一男一女倆人去了俄羅斯的加加林航空基地受訓。然後泡菜讓俄羅斯讓見識到了為什麼泡菜被人叫做‘偷國’:裡面那位叫高山的男宇航員多次偷取俄羅斯宇航員的訓練資料然後偷偷寄給泡菜。

  (ps:解釋一下,俄羅斯航天局是開創太空遊的鼻祖,自從2003年漂亮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墜毀後,國際空間站就開始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往返地球和國際空間站,這也給了俄羅斯賺錢的機會,在2007年的時候,國際空間站之旅門票四千萬美刀,現在已經漲到了一週遊五千萬,長期停留的起步價為九千萬。而當時三星給的價格遠超過這個數獲得了插隊機會——順便再一提,俄羅斯年年漲價把nAsA給漲自閉了:他們需要俄羅斯的飛船運他們的飛行員,俄羅斯在太空領域賺錢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