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萬曆皇帝 作品

153 內憂外患

  “噯,你的好意朕心領了,可惜大內的一切吃喝藥石均由專人負責,外來之物難以獲准。朕聽說法蘭德斯人也到了大明,還與伱們在濠鏡起了衝突,此事當真?”

  對於歐洲宮廷的藥物洪濤是真不敢吃,不是蝙蝠血就是青蛙皮,要不就弄點重金屬,看看配方都反胃。為了岔開話題,乾脆聊點正事吧。

  李贄之前的兩廣總督叫戴耀,也是福建人,萬曆二十六年擢升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總體上講他的工作還是比較稱職的,只是風格上比較硬,在對待當地少數民族方面向來是以鎮壓為主,不喜歡軟硬兼施。

  但他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表現得又太禮貌了,濠鏡的佛郎機人不提,那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但新來的紅毛番讓戴耀有點不知所措了。

  萬曆二十九年,也就是洪濤被冊封太子那一年,濠鏡外海出現了兩艘大帆船,自稱來自尼德蘭國,要求在廣州沿海靠港貿易。

  廣州知府聞訊之後一臉懵逼,詢問了隨船而來的倭人通譯,還是搞不清尼德蘭是哪兒,只聽說來自歐羅巴,以為是和佛郎機人一夥的,於是就派船引著他們去了濠鏡。

  不承想濠鏡的佛郎機人見到這兩艘船之後不光不允許靠港停泊,還把大炮火銃都架上了,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很是緊張。

  這下廣州知府也沒招了,只能先讓這兩艘大帆船在外海停泊,一邊安排衛所戰船警戒,一邊派人去肇慶稟告兩廣總督以待批示。

  戴耀自然也不清楚尼德蘭國在什麼地方,更不想讓其上岸,光是一群佛郎機人就夠麻煩的了,再弄一群尼德蘭人豈不是要翻天。

  可是聽聞兩艘大船上裝備了不少佛郎機炮,而且船體比佛郎機人的還大,又不願意因此引發衝突,乾脆就給廣州知府下令,務必好生招待盡地主之誼,然後禮送出境。

  於是廣州知府派稅使李道邀請尼德蘭人的首領入廣州城,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小一個月,講明瞭朝廷的態度,最終算是給打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