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93 放棄2

  “紅毛番為何要侵我大明?”翁正春被問了個暈頭轉向,光是北虜和建虜就已經把內存掏空了,對於遠在南洋的紅毛番知之甚少,更不理解為何萬里迢迢來此挑釁。

  “北虜南侵、建虜西進、西番東來皆因一個字,錢!和他們的國度比起來,大明物產豐富又羸弱可欺,只要兵甲犀利就可不勞而獲,是強盜的不二選擇。”

  真是迂腐透頂了,做為偌大帝國的頂層官員,居然可以問出此等白痴般的問題,還一本正經的討教,弄得洪濤也沒了脾氣。頭髮長見識短,可能說的不僅僅是女人。但凡睜開一隻眼稍微瞄下外面的世界,就不會如此無知無畏。

  “陛下,若是放棄遼東,兵將可以撤回關內,數十萬漢民該如何處置?”

  有了翁正春的反對,其餘人等算是得到了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兵部尚書孫瑋看來也不太同意放棄遼東,但又無力反駁皇帝提出的幾個關鍵問題,只能選擇曲線救國拿遼東百姓說事兒。

  “遼東民風與關內不同,半漢半胡,強行驅趕必遭仇視,反而不美。責令當地守軍及早張貼告示講明緣由,何去何從由他們去吧。”

  說起遼東百姓洪濤更加煩躁了,國家明明在自己的統治之下,卻無法獲知準確人口數量,甚至連個大概其都無從估算。由於明初永不起科的祖訓,終明一朝歷代皇帝對人口普查都沒什麼興趣,或者乾脆就不做。

  遼東的情況更加複雜,屬於各民族混居,既有漢人軍戶又有朝鮮難民還有蒙古、女真各部,能給出人口數量的只有軍戶,但依舊很不準。

  軍戶逃散、冒名、空餉情況嚴重,各將領的私兵又不做登記,還沒有專門負責民政的布政使司,有說上百萬的,有說大幾十萬的,有說好幾百萬的,差距太大根本無從判斷。

  更麻煩的是遼東漢人已經落地生根了,只要日子還過得下去就不願意入關。要是讓軍隊強行驅趕,那一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妥妥的人間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