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50 殺人誅心

  只可惜當年沒人能看到這一步,也不屑於在專供市井小民傳看的報紙上口誅筆伐,以至於現在想用了、想寫了、想說話了,卻發現兩手空空、無的放矢。

  重新打鼓另開張從頭再來?怕是難於上青天。即便皇帝不橫加阻攔,新報紙也鬥不過經營多年《半月談》和《商報》。無它,已成氣候。

  只要談起報紙兩個字,長江流域及其以北,世人只知也只信《半月談》,而到了兩廣、福建地區,《商報》則一枝獨秀,人氣頗高。想打敗這兩份報紙,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再加上個皇帝的因素,基本就沒有可能了。

  御前會議散了,一眾朝臣們全像被霜打過的茄子,蔫頭耷拉腦袋的走了。此次的打擊最為沉痛,甚至可以說從此以後朝堂上除了皇帝之外再沒有第二種聲音。

  而各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也不再有能力左右皇帝的意志,說好聽點叫輔佐,說難聽點就是傀儡。皇帝說往東,大家就全得往東。

  唯一能做出的改變就是邁步的速度,但只要不想被掛在城頭,再遭到報紙的口誅筆伐,成為遺臭萬年的奸佞,就不能故意磨蹭。

  從掌握著權力過渡到被人施捨權力,滋味還是非常難受的。有些人已經後悔了,當初不該與新政作對,應早點投靠到皇帝身邊。有些人則在默默盤算,還有沒有機會投靠。也有些人心灰意冷,打算找個合適的理由辭官。

  “陛下,高尚書之言也不是全無道理。自古以來為君者都以任、孝、愛為尊,不宜過於鋒芒畢露。”

  但有一個人既不失望也不灰心,還沾沾自喜。因為他自始至終都站在皇帝一邊,皇權越大收益越高。不過越是這樣就越要直諫,隨時提醒皇帝注意分寸,不要把大好局面搞得無法收拾。

  “大來啊,唐宋元,包括我大明,曾經有多位皇帝和大臣都進行過改革,可無一能成功,知道是為什麼嗎?”

  而面對這個人的勸告,皇帝還真能聽進去,不過看樣子是不打算採納,又擺出要上課的架勢。衝著王承恩伸出了兩根手指,後者馬上從腰帶上掛著的銀盒子裡抽出一根黑褐色的小棍子,並隨手點燃了打火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