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嗣彭王,太子賓客,右衛大將軍,

  終於,李治神色平靜下來,隨即抬手道:“眾卿平身。”

  “臣等多謝陛下。”群臣齊齊拱手,然後才肅然站直。

  “吐蕃國滅,朕亦頗為感慨。”李治輕嘆一聲,繼續說道:“傳旨,七日之後舉辦水陸道場,祭祀大唐戰死英靈。”

  “臣領旨。”太常寺卿和宗正寺卿同時站了出來,然後躬身行禮。

  李治微微抬手,兩人立刻退了回去。

  李治繼續說道:“多年來,關中賦稅沉重,傳旨,明年,關中賦稅減免三成。”

  “臣領旨。”戶部尚書崔知悌站了出來,拱手領命之後,快速退回。

  “傳旨,有子弟犧牲戰場者,賦稅三年全免。”李治輕嘆一聲。

  兵部尚書歐陽通站了出來,肅然拱手,然後退回。

  李治繼續說道:“多年戰事,各地橋樑道路失修,水道不通,傳旨工部,都水監多派人加以監修。”

  “臣領旨。”工部尚書黃仁素站了出來,拱手領命。

  “軍中將士多年累戰,朝中當以軍功封賞諸將士。”李治的目光落在側畔。

  吏部尚書竇玄德站出拱手,手捧奏章,沉聲道:“回稟陛下,軍功計算妥當,一切在此,請陛下審查。”

  李治微微抬頭,王福來已經快步而下,接過竇玄德的奏章,然後迅速的放到了桌案之上。

  李治右手一推,奏章展開,裡面的內容清晰的出現在李治眼前。

  李治拿起放在一旁的金筆,在上面直接寫了一個準字。

  “宣!”奏本遞出,王福來快步來到側畔,親自手捧一隻托盤,來到了趙仁本的面前。

  在王福來的身後,還有更多的內侍,各自手中捧著一封聖旨。

  鬚髮皆白,帶著黑色七梁冠的趙仁本,對著李治沉沉拱手,然後伸手拿起聖旨。

  轉身,趙仁本看向殿中央的邏些道眾將,沉聲說道:“天命有歸,皇帝有詔。”

  “臣等恭領聖訓。”眾將立刻齊齊俯首。

  “邏些道行軍總管,南昌王絢。”趙仁本的目光落在李絢身上。

  李絢一身紅衣金甲,肅然上前,然後半跪在地:“臣在。”

  趙仁本伸手拿起聖旨,然後開口唸道:“惟永隆元年,歲次辛乙,九月戊戌,望二十一日癸酉,皇帝若曰:

  於戲!

  命之選,當仁實難。

  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

  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邏些道行軍總管,昌州都督,昌州刺史,檢校右衛將軍,檢校鴻臚寺少卿,檢校太子少詹事,檢校尚藥奉御,弘文館學士,銀青光祿大夫,護軍,雲麾將軍,彭王子,南昌王絢,河嶽閒氣,巖廊重寶。

  器量深識,寬而有謀;術應通方,用而無滯。

  自經艱阻,實擁旌旄,遂能克復吐谷渾,折衝千里。

  厥戎將殄,時乃之功,久勤啟沃,載竭忠讜。

  人之望也,天實賚予。

  今吐蕃夷滅,西疆平定;鎮守經制,已有區分;籌畫指麾,必資專制。

  將軍辭第,無以家為,丞相憂邊,思平國難。

  固以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其將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勳,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可嗣彭王,開府,子金昌郡公晉金昌郡王,女福昌縣主為福昌郡主。

  任邏些道安撫大使,邏些道行軍總管。

  改吐蕃為蕃州,設蕃州上都護府。

  免昌州都督,昌州刺史職,升任蕃州上都護都護,蕃州刺史,檢校右衛大將軍,太子賓客,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學士,上護軍,冠軍大將軍。餘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