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科舉改制,太平長公主

  “皇太孫該長大了。”李絢終於帶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劉仁軌明白,李絢說的,並不是說將來培養皇太孫來清理朝政,實際上是以皇太孫為核心,扶持出一批新的勢力集團出來。

  有韋家在背後靠著,皇太孫足夠能力撥亂反正。

  “可惜了。”劉仁軌終於還是一聲輕嘆,他看得出來,李絢的佈局有很多還不清晰的地方,但那已經是眼下局面當中最大的掙扎了。

  李顯和李旦,李旦看起來為人英武,頗類廢太子賢,但他的身邊都是北門學士的人,關鍵時刻,這些人選誰根本不用問。

  皇帝在選李顯,也是因為如此。

  李絢,還有世家子弟選擇李顯,是因為李顯將來有機會和武后抗衡。

  武后選擇李顯,是因為她不想再廢掉一個自己的兒子。

  起碼現在不想。

  所以,基本沒人支持的李旦,根本上不去。

  ……

  馬車晃晃悠悠,朝著開化坊而去。

  李絢靠坐在後面閉目凝思,今日和劉仁軌一番交談,其實說的,都是皇帝死後的事情,真正的核心,也從來只有一個。

  那就是武后。

  到了如今,朝中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窺伺皇帝死後的朝局變化。

  這裡面,不管是宗室,還是世家寒門,他們都開始感覺到,武后將會是他們越不過去的一個障礙。

  輕一點的,說武后是竇太后。

  重一點,便直接說武后是呂后。

  這種情況下,以仁慈拉攏天下民心士心,來與武后抗衡,哪怕製造一個龐大的政治怪物也在所不惜。

  李絢輕嘆一聲,他知道,即便是劉仁軌也想不到,武后竟然會聯合裴炎廢了李顯。

  而事情的根本,竟然是因為李顯的耳根子太軟,最後導致局面失控。

  後來的李旦登基,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不過那個時候的劉仁軌,早已經年近九旬不會再管那些事情了。

  他也根本想不到,李絢今日說的一切,不過都是託詞罷了。

  在皇帝注視下,全力掙扎,但從不奢望能夠在和武后的鬥爭中獲勝。

  迷迷糊糊間,李絢睡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絢隱隱間似乎聽到劉瑾瑜和劉舒璧在說什麼。

  李絢睜開眼睛,看向劉瑾瑜和劉舒璧,伸了個懶腰,問道:“你們在說什麼?”

  “沒什麼,是五孃的事情。”劉瑾瑜看向李絢,略帶擔憂的說道:“家裡原本已經在和崔家商量五孃的親事,但自從阿翁要致仕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崔家的動作就慢了下來,尤其昨日阿翁卸任尚書左僕射之後,他們更是沒了動靜。”

  李絢皺了皺眉頭:“崔家,是和誰?”

  “崔日為,博陵崔氏第三房,滄州長史崔漪三子。”劉瑾瑜苦笑,說道:“博陵崔氏,門檻真高啊!”

  李絢沉默了下來,很多事情,李絢都可以和崔氏的人進行商量,乃至於政治交易,唯獨婚姻一事上,便是李絢也束手無策。

  五姓七家,以門第自成體系。

  其他人想要融入其中,必須要付出十幾倍的代價。

  皇帝打壓河北世家,不是沒有原因的。

  李敬玄還好,起碼李絢和劉仁軌提過,但武三思,劉仁軌根本一個字都沒提。

  趙郡李氏,便是有這般能力,而清河崔氏,在這方面還更要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