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再捅一刀,都水清田

  李絢對著李顯拱手道:“此中之事,殿下心中要有數,天下世家,無時無刻不在用手段侵蝕天下,掘我大唐根基,他們本能如此,難以杜絕。”

  李絢輕輕點頭,看向李顯,鄭重說道:“都水司職責,天下舟橋事……都水監丈量天下河流,亦可丈量天下土地。

  今以小疾,換君父安康,一切已然足夠,此事從今日了結,臣亦不會再多想。”

  “這本是應有之意,孤只是想知道,對於都水監之事,王叔有什麼安排?”李顯轉過身,認真的看向李絢。

  “如此便多謝殿下了。”李絢笑著拱手,然後看看天色,說道:“如今時間不早,臣也該回家了,母妃還在家中等候。”

  “歷來此中之事,一向不乏犧牲,多人出,一人歸,但有一人功成,則於國有無限好處。”李絢平靜的笑笑,道:“此事端看殿下如何想,或許其人去了西域,就自己不想再回來了,或許將來立國的不是波斯,而是其他,只要對大唐有利,如何不可。”

  “嗯!”李絢直接點頭,說道:“長安之事不過是一個縮影罷了,但除了長安,陛下在洛陽,但天下還有三百州,他們的手腳是不會停的,只不過各大世家各自負責一塊地方,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而已。”

  霞兒的事情,的確不用再追究了。

  李絢深深的看向李顯,他有些懷疑,李治之所以說出讓韋玄貞做宰相,恐怕就是有自己政治意圖被人挫敗之後的無能狂怒,誰知道又被人抓住了把柄,直接廢了他。

  “嶽翁掌握治水行臺,手握天子戰馬劍,恐怕有不少人死在他的手裡,原因就在於此。”

  李絢微微搖頭,說道:“日後的事情,雖然是日後才會發生,但很多事情如今便會有所徵兆。”

  李絢點點頭,認真說道:“的確如此,此事,非有皇帝或宰相牽頭,否則不可成,所以在江南,聞喜郡公還算順利,但河北,北門學士做事就難了。”

  李顯微微一愣,隨即沉沉點頭,說道:“怪不得左相讓孤多發放賑災之糧,原來如此。”

  李絢輕輕笑笑,然後抬眼看向李顯,問道:“殿下可知什麼人,在朝中任五六品,但卻絕對不會前進之人?”

  李絢稍微停頓,斟酌著語句說道:“臣說句大不敬之言,殿下認為,在聖明如陛下的眼裡,什麼人,陛下升遷官員時絕對不會考慮……殿下想清楚再說。”

  李顯差一點一句話脫口而出,但好在李絢及時到止住了他。

  “唐,西突厥,唐。”李顯緩緩點頭,說道:“此事,孤和諸位宰相商議,然後上呈父皇,看看父皇如何說?”

  “殿下明白便好,所以在不得不和天下世家媾和的情況下,準備暗中手段做事,便是都水監了。”

  李絢轉頭,看向洛陽方向,然後輕聲說道:“殿下看著吧,今年封禪,恐怕有人不會讓臣好過的。”

  “若是真有這種人,為何不留在朝中?”李顯直接一句話反問。

  “但說是如此,也有必須緩和之事。”李絢輕嘆一聲,說道:“秦惠文王殺商鞅便是這個道理,改革成了,商鞅無用,又有世家趁改朝換代之際群起反撲,便是秦惠文王那等賢君亦是如此,所以那時,一切以忍字為險。”

  “他們敢,他們要做什麼,造反嗎?”李顯忍不住的低吼了出來。

  李絢輕吸一口氣,然後說到:“此番諸臣入京,多有年老體弱之人,諸般勞累,難免有疾。

  李顯面色肅然起來:“孤不會讓人害王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