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郭責 作品

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

  而到了外頭,他們依舊是忠臣,只是他們的人設就從“唯皇帝令”變成了“我們都是為皇帝好”。

  華表所擔任的這個侍中,其實並不是小官,雖說是跟在皇帝身邊,聽起來跟那些郎官沒有區別,但人家是門下省的前身。

  像黃門,散騎,給事中,諫議大夫,起居郎都是侍中所領導的。

  可是有一點,皇權薄弱的時候,侍中的權力就大打折扣,定策根本就不在皇帝這裡進行,大將軍手裡又有自己的智囊團,根本輪不到侍中。

  華表此刻表明了忠心,可曹髦對他並非是完全信任。

  主要是此人性格怯弱,一旦自己遭遇了什麼重大危機,不排除他即刻變換門庭得可能。

  可曹髦若是想要執掌廟堂,那就必須要依靠侍中,通過侍中和散騎等官爵來形成自己的智囊團,掌管機密,跟尚書檯對抗。

  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孟康所治理的中書檯,也就是日後的中書省,侍中所領導的皇帝貼身官員成為門下省,尚書檯變成尚書省,六部則是在尚書省名下,而尚書省裡已經出現了諸多尚書和諸曹,這些人分管不同的領域,吏部尚書就已經出現了。

  當前曹髦的兩位侍中,分別是華表跟鄭小同。

  這兩個人,不好不壞,算不上是群臣的爪牙,也不能算是自己的親信。

  華表且不談,鄭小同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作為鄭玄的孫子,是天然的禮法派,當今經學的既得利益者。

  他對群臣也算不上太親近,而對自己也算不上太忠誠。

  曹髦還是想要換人的,在曹髦看來,目前最適合擔任侍中的人是鍾會。

  讓他擔任自己的貼身智囊團團長,然後收集名士進入自己的皇宮,豈不妙哉?

  不過,還是要等鍾會辦好宗室的事情。

  華表走進西堂的時候,他的臉色有些蒼白。

  曹髦大吃一驚,“華公,這是出什麼事情了?您無恙否?”

  華表嚴肅的說道:“陛下,出大事了!”

  曹髦趕忙請他坐在了一旁,“出了什麼事?”

  “尚書檯今日下令,要罷免臣的官職,使中書郎前來宣讀詔令,好在我兒子及時告知,老臣從後門離開,前來此處!”

  曹髦瞪圓了雙眼,“他們要罷免你?”

  “你兒子是如何得知的?”

  “是聽中書郎所言,據說尚書檯上書了我與鄭公的五大罪狀,還有諸多內臣的不作為,要罷免臣等”

  華表看起來有些惶恐。

  曹髦的臉色也頓時嚴肅了起來。

  這是尚書檯準備對自己下手了嗎?

  為什麼呢?

  自己的威脅難道還能高於司馬昭?

  曹髦思索了這段時日裡所發生的事情,倘若鍾會沒有臨時做出什麼事的話,那大概就是因為自己的那位好老師了。

  畢竟,近期內自己所做的事情,也就是逼了一下老師,讓他出手。

  嗯,這件事刺激到他了?還是說有人挑撥?

  想要辦成這樣的大事,就得朝中的諸多巨頭聯手合作,缺少一個人,都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