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從養雞雜役開始 作品

第七十一章 黑水港

  大劫將至,與其耗費精力在爭鬥上,不如全力發展,在大劫降臨之前,儘快提升自己,才是最為明智的做法。

  這種時候,合縱連橫,也就有了必要。

  不過這終究不是他要思考的問題。

  趕在大劫之前,儘可能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最為重要。

  “快了,再融入冰道,便可以回宗專心修行陰陽、神紋、元磁、神魂、肉身……到時候一鼓作氣,藉助宗門秘境,一舉衝上元嬰。”

  “到了元嬰,除了不敵化神之外,小倉界,應是大可去得。”

  想到這,他看向了飛舟前與大晉截然不同的雪國風光,心情也頓時為之開闊。

  “還有多遠到黑水港?”

  “快了。”

  ……

  黑水港。

  來自北方北海洲的寒流在被颶海關阻隔了大部分寒氣之後,卻仍有少許的風霜跨過漫長的海域,日復一日地吹拂著這座極北港口。

  儘管這些風霜中的寒意已經大半都溢散在北海之中。

  可落在了黑水港,卻還是將這座港口堆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

  唯有港口處黑沉的北海之水,仍在海風怒號中一遍遍地拍擊著海岸和港口。

  將空蕩的港口,拍得愈發寒冷。

  “咳咳!”

  港口沿岸。

  一位位修士卻並不受這樣的天氣影響,紛紛盤坐在本地修士特意搭建的坐檯上。

  坐檯之下,隱隱有靈氣上升,補充著各位修士們用來抵禦寒冷所產生的損耗。

  只是也有一些境界較低的煉氣境修士付不起靈石,法力消耗極大,受到凜冽的寒風迎面吹過,吸了一口帶著冰渣子的寒氣,忍不住劇烈咳嗽了起來。

  “煉氣的小傢伙也敢來這冒險,真的是開了眼了……”

  在此地等候的修士們,有人不禁嗤笑了一聲。

  只是他的話卻並未得到認可,反而是引來了一陣同情的聲音:

  “若非是萬神國滅了大齊和諸多國家,大洪水又趕著那三洲的畜生強佔咱們洲的土地,何至於這些煉氣修士都跑來以命相搏,這世道,唉!”

  “是極,我等猶如喪家之犬,已是無根之萍,冒點險又如何?總好過坐以待斃,老死於家中,道兄之言,實在不妥。”

  “這位道友所言甚合吾心,吾等雖是築基,卻與這些煉氣修士又有何區別?大災之下,皆是向死而生罷了。”

  方才出言嘲諷的修士聞聽這些話,也頓時沉默了起來。

  不拘是廣靈國本地的修士,還是逃難而來的散修,望向天上似乎永遠都散不開的陰霾,皆是心中沉悶。

  人人皆知大洪水將至。

  然而不管是三洲修士頻頻叩邊,還是萬神國屢屢侵襲,都讓這些修行界中的邊緣人,看不到一丁點的希望。

  不過也總有樂觀之人:

  “聽說每次北海絕道開啟,都會有人僥倖尋得極為珍貴的天材地寶,若是貢獻給大宗門,甚至能讓他們破例收為門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他的話,頓時讓港口處的諸位修士們來了談興,紛紛開口,講述起了各自聽聞的傳言:

  “上次絕道開啟,不是就有一個剛築基的前輩麼?聽說採了一朵萬年雪蓮,讓大燕的造業門一位長老,主動收為弟子!”

  “這個我知道,你說得不太對,那可不是什麼長老,而是造業門的門主!”

  “還有上上次,聽說甚至被原始聖宗的一位真人親自出面收徒……”

  人群中,卻忽然有人道:

  “我聽說那個玲瓏鬼市好像也在收東西,也不知道他們背景如何。”

  “玲瓏鬼市?”

  港口前的修士們頓時一愣。

  他們自是知道這玲瓏鬼市,不過一直沒人朝這方面想。

  經此提醒,頓時都醒悟過來。

  有人忍不住朝著人群中一位始終不曾開口、看起來十分普通的寬厚老叟,恭敬問道:

  “譚真人,您在廣靈國地位非比尋常,您看呢?”

  眾修士頓時朝老叟看去。

  只是察覺到對方身上的金丹氣息,紛紛起身行禮。

  感受到眾人期待的目光,老叟性格寬和,微有些猶豫之後,還是開口道:

  “諸位不必多禮。”

  “倒也不瞞諸位,我所知比諸位稍多一些,這玲瓏鬼市乃是前些年忽然冒出來的,對外放出了不少珍貴的丹藥、靈食,據說還有兩位元嬰真君坐鎮……這要說是沒根底,顯然不可能,背後聽聞是大晉那邊的大宗門,定期也會招人,不過他們要求頗高,一般人不容易進去。”

  “竟是大晉的?”

  眾人頓時有些驚訝。

  “大晉的坊市,竟能開到廣靈國來?大燕允許嗎?”

  “是啊,以前不經常交戰嗎?”

  老叟卻搖頭道:

  “諸位有所不知,這也算是高階修士才知道的秘聞,早在十餘年前,原始聖宗便和大晉那邊的宗門結盟了,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只是曾聽大燕那邊人提起過。”

  “結盟了?”

  眾人頗為吃驚。

  隨即眼中亮起了一束光:

  “那這麼說,咱們若是前往北海洲僥倖得了什麼寶物,也有希望去大晉了?”

  有人不以為然道:“去大晉做什麼?那裡據說規矩特別多,咱們閒散慣了,稍不注意,說不定就要被懲罰。”

  他的話,頓時惹來了知情人的反駁:

  “呵呵,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大晉那邊規矩多是多,可人家那邊靈氣充沛,若是成為大宗門的弟子之後,更是天天拿丹藥當豆子吃,修為蹭蹭蹭地往上漲,你修的是魔道不能去,可咱們練的都是尋常的功法,去了可是如魚得水。”

  “哪會有你說得那麼好……”

  正說著。

  眾修士忽然一凜。

  身為修行者的直覺,讓他們紛紛抬頭望去。

  但見天空之中,忽有一道身影朝著港口疾馳而來。

  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那道身影便已經無聲落了下來。

  一身淡紫法袍,豎著道冠。

  氣息煌煌,令人觸目而生一股敬畏之感。

  眾修士們忍不住側目避開。

  可隨即便驚訝地看到方才開口的金丹老叟越眾而出,恭敬無比地拜了一拜:

  “小修曾楷,拜見英郃(音同‘和’)真君!”

  同時,人群中又有十餘道身影飛出,朝著來人躬身一拜。

  竟皆是金丹修士!

  “真君?!”

  其餘修士聽到這稱呼一愣,只覺腦袋嗡了一聲,隨即下意識紛紛以大禮拜之:

  “末修拜見真君!”

  卻並未聽到什麼回應。

  只聽到一位金丹修士恭敬道:

  “英前輩來此,晚輩無以招待,只盼前輩不嫌寒磣……”

  一道清疏的聲音緩緩響起:

  “可。”

  良久。

  他們才聽到老叟出聲提醒:

  “都起來吧,英前輩他老人家不願被人打擾。”

  眾修士聞言紛紛起身,卻驚訝地發現港口邊上,不知何時竟是已經立起了一座臨時洞府來。

  雖是臨時,可外表卻精緻奢華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