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老闆的蟹黃堡9 作品

第一百二十章:賈張氏再挖易中海老底

  聽到院兒裡嘈雜人群的議論聲,再看向抱著賈張氏默然不語的棒梗,易中海有些洋洋得意!

  當初易中海截留何大清寄給何雨柱兄妹倆的信件和匯款的事情曝光之時,一大媽就和他商量申請調去三線。

  一來,不用擔心秦淮茹或者賈張氏回來把孩子要走。

  二來,遠離了原來的生活圈,就不會再有人嚼舌根了,易中海還是人人尊敬的八級鉗工師傅。

  可易中海則不這麼想。

  因為他知道秦淮茹在外面孩子都生了,肯定是早就找好了下家,棒梗兄妹仨她是萬萬不會再要回去的。

  這裡面的變數也就是賈張氏了,可賈張氏那偷奸耍滑、好吃懶做且嘴巴那麼惡毒,估計在裡面的日子也不會消停,應該不會因為表現好提前釋放的。

  到72年都過年了,也沒看到賈張氏,易中海就知道被自己猜中了。

  易中海之所以‘忍辱負重’不願意從京城離開,他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著想,更多的是替棒梗考慮。

  上過幾年私塾的易中海曾經學過唐·張固《幽閒鼓吹》中的那句:“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用現在話說‘京城居、大不易。’

  為什麼不易,不就是因為吃穿住用行都貴麼。

  大家都知道京城物價貴為什麼都喜歡往京城跑?不就是因為這裡物品繁多,各項條件都比其他地方好嘛。

  比如在京城隨處可見的公交車,換到三線犄角旮旯的廠區,估計沒有的居多。

  誠然,這些工廠的生活區不會缺少米麵糧油副食品的售賣,可有些在京城都緊缺的貨物,三線又會分配多少?

  雖說到了三線,自己的黑歷史、犯過的錯誤,都沒人知道了。

  可生活上也著實不便利。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易中海考慮最重的一個是自己健康和養老的問題,另一個就是棒梗的未來。

  隨著他和一大媽年齡的增長,一些老年病也漸漸顯現。

  比如前些日子,一大媽的老毛病心肌梗復發,拉到巷口的診所,醫生一聽是這個病直接擺手,讓他們趕快送到大醫院。

  轉到最近的人民醫院,主治醫生表示太嚴重了,他不太行,建議轉到第一人民醫院或者解總院。

  到了解總院,專家看過之後表示問題不大,一大媽住了半個月的院,又健健康康的回到了四合院修養。

  可如果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三線會怎麼樣?估計可以直接準備後事了。

  再者,自己這幾十年積聚起來的人脈關係都在軋鋼廠和四合院周邊了,不管棒梗是參加工作,還是申請分配住房,自己都能幫上一二。

  如果離開了這裡那麼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棒梗又是眼高手低的主兒,等到他能把自己安排明白,估計他和一大媽早就變成一捧黃土了。

  他可不想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還要給棒梗做飯吃。

  再者,易中海不同意一大媽的提議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相信自己在這幾年辛苦的付出,肯定能收穫棒梗的心,就算賈張氏回來了,棒梗也不會跟她像以前那樣,那般親近。

  如易中海心中所想的一般,儘管賈張氏抱著棒梗哭的撕心裂肺,可棒梗只是叫了一句‘奶奶’後,再也沒有說一句話,彷彿懷中抱著他的是一個陌生人。

  自從賈張氏因‘盜竊罪’被抓後,棒梗就被同學和衚衕裡的玩伴們一直嘲笑,笑話他奶奶是個小偷,他是小偷的孫子是小小偷。

  為此,棒梗對賈張氏一直懷恨在心。

  如果說他這輩子最恨的人是誰,一個是拋棄他們兄妹仨的媽媽,另一個就是讓他倍受欺凌的奶奶。

  “棒梗,你說話啊!~”

  “我是奶奶,是奶奶回來了。”沒有得到棒梗的回應,賈張氏焦急的說道。

  而回應她的則是棒梗如同看陌生人一般的眼神,冷漠而又疏遠。

  不僅棒梗對他冷淡,就連小當和槐花姐妹倆也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站在一旁,連一聲‘奶奶’都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