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老闆的蟹黃堡9 作品

第四十七章:新任務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歷朝歷代都是當做對內的首要任務。

  玉米、土豆和紅薯等高產農作物的傳入,使得華夏人口在康熙中期從1.1億猛增至2億多,加上長期和平對人口增長的利好,在咸豐前期,人口又暴增至4億。

  在古代,人口代表的不僅僅是勞動力,也是國家武力的保障。

  當然,現在國內人口已經超過十億其中32%為14歲以下青少年,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5.7億人佔總人口56.5%,顯然勞動力不僅不短缺還有著極大的富裕。

  ‘華夏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2%的人口’,這是20世紀的一大奇蹟。

  而這一大奇蹟的背後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多少艱辛。

  畢竟我們政府不僅要想方設法養活這十億人口,還要解決學習、工作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面對如此龐大的‘年輕人口’,國家早就已經沒有了人口增長的需求,反而希望能夠減少人口爆炸式增長的趨勢。

  這也正是國家在1982年將計劃生育政策列入基本國策的重大原因之一。

  現在不需要考慮人口增長的問題,但是如何提升人口素質問題也是擺在曾老等人面前的又一大難題。

  人口素質,它包含個人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三個方面。

  從1952年開始至50年代末結束的掃盲班,極大的改善了老一輩的文化素質。

  近些年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以及正在醞釀中的九年義務教,都是對新一代人口素質的提升。

  開展道德模範等各式各樣的表彰活動、媒體廣泛宣傳道德之事、鼓勵積極健康的書籍發表及推廣、打擊社會上不健康行為及活動等等舉措都是提升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的強有力手段。

  提高身體素質,除了積極參與室外活動,營養的攝取也是重中之重。

  可想要擁有均衡的營養就要多吃肉、蛋、奶,總不能玉米、紅薯、土豆這些農作物裡能夠提供人體必須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磷、鐵等等微量元素吧。

  現在國家還在想著如何基本解決所有人民的溫飽問題,如何讓廣大青少年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個問題還得往後稍一稍。

  保障所有人一天一杯牛奶,這種事情不光涉及到奶牛的養殖問題,涉及到的方面太多,很顯然暫時做不到。

  可有了這種可以年產200枚雞蛋的高產雞,保障每人每天一枚雞蛋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而這種肥胖肥胖的白羽肉雞,也是肉製品一大有力保障!

  上面之所以如此重視人口素質這一話題,這裡有很大的現實原因——小鬼子的平均身高超過了我們一釐米。

  ‘小八嘎’一直被稱呼為什麼,倭寇!

  倭者,矮人之謂也。

  正因為當時‘小八嘎’身高太矮,所以大漢朝給其起了個名字叫“倭國”,‘小八嘎’很不情願,想改名字卻被漢武帝拒絕了。

  而這種矮小的侏儒,現在居然比‘華夏父親’還要高出1釐米的平均數值。

  倭寇之所以能夠超過‘父國’,有兩大原因,其一便是其人盡皆知的‘度種計劃’。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唐朝時期,‘小八嘎’已開始“借種計劃”,這是一項官方的政策,只是當時並不叫“借種”,而叫作“度種”。

  隨著國力的發展和戰爭角逐的頻繁上演,幕府統治時期強烈地意識到‘小八嘎’人種的劣勢,從那時起他們便開啟了“度種計劃”。

  到了公元十世紀,也就是我國的北宋時期,“度種計劃”達到頂峰,也開始記載於文獻中。

  宋人周煇在《清波雜誌》記載:“倭國一舟飄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婦女悉被髮,遇中州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

  北宋時期,我國綜合實力達到頂峰。

  當時的汴梁城比唐朝的長安更加繁華,這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裡可見一斑。無論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科技、藝術、人文都領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