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508章 奇葩的戰俘營

  但是那些‘朝氣蓬勃的新銳’是指一群沒有任何戰鬥經驗的德國新兵。

  如果是普通新兵也就罷了,但是好兵都上前線了安排到這裡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棗……

  至於‘久經沙場的老將’那就更值得說一下了——此人叫馬克-施密特。軍銜上校

  此人出生於1866年,擔任這所戰俘營的獄長時已經73歲,更有意思的是這人雖然經歷了一戰但是壓根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履歷,要不然經歷了一戰的七十多歲老將怎麼還只是一名上校?

  分明是安排到這裡養老的。

  而馬克-施密特也沒辜負上級的期待。

  他所有的工作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倆字——養生。

  老大爺每天的工作就是早晨八點開車準時來監獄打卡巡視一圈後就坐在辦公室等下班,對監獄裡的一切事情都是漠不關心。。

  一把手是這樣的存在,那麼二把手又是什麼樣呢?

  這所監獄的二把手也就是安全總管是從一線部隊調回來的保羅-普利姆中校。

  這可是有戰爭經驗的猛將悍將,讓他到這裡對他是一種嘉獎。

  但是可能這哥們是受到戰爭心理創傷過於嚴重需要別的物品來緩和情緒,於是他到了監獄後每天的工作就是‘品酒’。

  換一種說法就是:這哥們是個‘酒蒙子’。

  一把手二把手都這樣,德國又沒有標準的戰俘營管理模式,那些‘朝氣蓬勃的新銳’該怎麼管理戰俘營呢?

  制定監獄規則實在太麻煩,最後他們決定:嚴格按照《日內瓦條約》執行!

  營地裡保證一切戰俘們的通信權利,所有戰俘可以隨時跟家裡保持聯絡;家裡寄送的物資、金錢決不克扣——只要不運武器進來就不管;定時邀請紅十字會成員來給戰俘們體檢以及給他們贈送香菸、零食等物資;嚴格遵守《日內瓦條約》沒有任何強迫勞動的行為;每天除了三次點名的時候所有戰俘自由活動;同時給戰俘提供劇院、公園、運動場等設施,保證戰俘們有足夠的文娛活動;如果不滿意戰俘營的伙食可以自己做飯不吃食堂——有了紅十字會提供的物資,那些戰俘吃的比德軍守衛吃的好n倍;監獄二把手每天哪來的酒喝?戰俘們自己釀的……

  至於刑訊逼供之類的事情在這裡更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裡最扯淡的事情是什麼?

  這裡不是軍官戰俘營嗎?

  這裡還允許被俘軍官保留自己的勤務兵照顧他們的生活幫他們洗衣做飯端茶遞水,沒有勤務兵怎麼辦?自己出去僱一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