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563章 跑去非洲種花生

  基本上就跟蕭鵬在厄立特里亞做的事情如出一轍。

  而負責執行這個任務的正是‘聯合非洲公司’,項目負責人是‘聯合非洲公司’農業部負責人萊文馬丁,那些種花生的人被稱為‘花生軍’。

  等到1947年1月,英國本土1500人浩浩蕩蕩的‘花生軍’前往坦桑尼亞,於是英國的噩夢開始了。

  其實剛到那裡的時候就有英國農業專家提出了異議:說孔瓦那裡的土地黏性太高且乾旱不太容易開墾。

  對此英國其餘人表示不屑一顧:乾旱?花生本身就耐旱,至於土地不容易開墾?你怕是不知道有種東西叫拖拉機吧?

  而同去的交通專家也提出了問題:從孔瓦那裡到達累斯薩拉姆港交通不便,沒法把花生運出去,可以不可以在這裡修建一條支線鐵路併入坦桑尼亞鐵路唯一的幹線方便運輸。

  這樣也用不了多少錢。

  對此英國政府表示——你們罵誰呢?

  咱們大英帝國有錢!

  修什麼支線鐵路?直接修一條直通達累斯薩拉姆的幹線鐵路,順便再修三百公里的公路!達累斯薩拉姆港太小有可能不夠花生運輸那順手再把港口擴建一下!

  這些錢不從你們項目預算中出,我們大英政府就把這筆錢給出了!

  而且所有‘花生軍’的人都是為了大英人民揮灑熱血的英雄!

  苦了誰不能苦英雄!

  於是他們又在孔瓦建起了一個‘營地’——說是營地堪比城鎮,裡面商店醫院酒館j院應有盡有,而他們為了保證進度,用當地人不敢想象的高薪招聘了大批的本地人先進行‘崗前培訓’,而這些人的進入又導致當地進一步繁榮,甚至都有‘花生軍’的人買了幾頭長頸鹿回家玩……

  因為這裡商業活動過於繁榮,當年‘孔瓦營地’被人稱為‘非洲小倫敦’!

  於是英國人就在一顆花生都沒種下之前就斥巨資在坦桑尼亞修了一條鐵路、一條公路以及擴建了一個碼頭建了一個城鎮。對了,他們還從英國本土調來兩千兩汽車專門用於運輸物資,還有八百多輛拖拉機來到坦桑尼亞用於開墾荒地。

  所有人準備就緒,就等到拖拉機運到營地就可以開工了!

  那時候鬥志昂揚的‘花生軍’們絕對沒有想到,噩夢就這麼開始了!

  因為當地的雨季到來了,運到的八百多臺拖拉機安安靜靜的放在達累斯薩拉姆港的倉庫裡等著長毛。

  那邊的雨季該怎麼形容呢?

  天天都是當年鄭州大雨的量!

  這樣的雨量下那邊的道路是連拖拉機都過不去!

  最後項目經理馬丁沒辦法,僱傭了一大批的本地人用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生拉硬扛才運到營地三十多臺拖拉機。

  有了這些東西總算可以開工了,但是開工僅一天他們就放棄了繼續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