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空李導 作品

151章 首映式跟上映

  聽到對面問出的問題後,雖然在其他場合裡面李長空也是回答了很多次了,但是答案還是一個只是這裡相對來說回答的多一些。

  “那這樣劇本的創作是不是會耗時很久,還有就是劇本的創作會不會讓李導你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打磨?”于飛接著這個問題的答案問了下去。

  “這倒是不會的,我的劇本創作是怎麼回事呢,我這邊出大概的主題內容,跟分線劇情的發展,然後由公司編劇部的編劇們去豐富這個劇本的,對話、臺詞跟分鏡頭設計,還有詳細的會給到一些分鏡頭人物畫像。”

  李長空也是繼續回道對面問道的問題。

  “像李導說的這個,在我的映像中是不是有一種國外,工業電影的那種模式?”于飛繼續問道。

  “是的,我這邊差不多劇本創作就是這個模式,但也不全是畢竟我們這邊國情不一樣,導演還是會負責電影的大部分工作的。”

  “所謂電影工業化,簡單來說,指的是電影拍攝的標準化,流程化,規範化,目標明確,步調統一。”

  “工業化具備非常顯著的特徵是:電影從籌備,立項再到拍攝,上映的過程中,每個不同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最終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而我這邊呢則是將劇本這一塊相對工業化了,這樣也是作品拍攝快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剪輯這一塊跟後期製作了,我的電影目前來說還沒有大製作,所以相對從開拍到後期製作完成差不多是3個多月的樣子。”

  “但是國內呢還是會以導演為核心制的,畢竟一部作品最開始立項就是因為導演的想法而成立的,但是國外的工業電影則不是以導演,導演更多時候只負責拍攝,後期剪輯導演是沒有話語權的。”

  李長空一口氣回答了好幾句,這些區別不管是他做了一年的導演,還是曾經瞭解到的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有時候工業電影是效率化的代表,但是因為劇本立項這一塊都不是導演的點子,那麼拍攝出來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區別的,另外電影的成敗有時候就是被其他人給掌握了剪輯權給毀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