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96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

  吐蕃人正是因為有刀刃而無刀鞘,窮兵黷武盛極一時後落得崩潰千年。

  腦子裡正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方重勇忽然看到視野盡頭,似乎有一支輜重的隊伍,騾子拖著平板車在草地上行進。

  他對不遠處的轅門二龍喊道:“幫本節帥看看,那支隊伍是什麼旗幟。”

  方重勇隱約看到車隊裡有彩旗,但看不清上面畫了什麼圖案。彩旗本身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哪怕是唐軍,也會在某些場合使用彩旗。

  “節帥!這是吐蕃象雄茹的風馬旗!一般是吐蕃囊霞才有的!”

  轅門二龍中的烏承恩對著方重勇喊道,他在河西軍中二十年,對於吐蕃軍隊的旗幟早已爛熟於心。

  松贊干布對吐蕃進行的行政區改革,政治軍事一體化,便是所謂的“五茹六十一東岱”。一般一個“茹”下面十個東岱。不過鬆贊乾布征服了象雄地區後,卻並未設立“象雄茹”。

  吐蕃為什麼不設立象雄茹呢?

  因為象雄據傳在上古時期,雄踞青藏高原西南,鼎盛時期人口推測超過千萬!

  那時候青藏高原氣候溫暖溼潤,象雄所在的西藏阿里地區,是成片成片的草原與森林,氣候宜人。換言之,象雄曾經創造過相對水平極高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因此為吐蕃深深忌憚,並且象雄地區的文化,還反過來深刻影響著吐蕃的文化,同時也是苯教文化的發源地。這是被征服者反向文化滲透征服者的又一個例子。

  既然已經用武力打散了象雄的政治體系,吐蕃人當然不希望象雄作為一個完整政治實體存在。

  雖然吐蕃國內不設象雄茹,但唐軍習慣把象雄那邊的十個東岱,統稱為“象雄茹”加以區別。這些人,通常都被吐蕃軍中的禁衛軍,驅使到前線與大唐對陣當外圍炮灰,經常從事後勤運輸的相關任務。

  象雄地區的東岱,向來都是吐蕃軍中的“囊霞”大戶,承擔後勤任務。西部的唐軍邊軍也是看到風馬旗,就知道這是吐蕃軍的後勤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