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34章 有腦子,但不多

  冷兵器時代,直接從龜茲衝到瓦罕走廊啊……方重勇記得他前世的時候,已經是現代了,有高科技的加持。但這條路依然是兇險無比。

  在封建時代生產力的限制下,一年當中,瓦罕走廊只有三個月時間可以走。其他時間,無論是人類還是鳥獸,都沒辦法通過。

  三個月時間,從安西一直浪到小勃律,再打完收工返回安西,這個計劃,不是一般的離譜。

  “方大使,您以前在河西,不知道安西軍情。

  小勃律兵弱,我安西健兒可以以一當十。

  此戰出其不意,必勝。”

  高仙芝非常自信的解釋道。

  不過他雖然很自信,在場的那些安西軍十將,偏將,軍使們,卻沒他這種自信。這些人一個個都眉頭緊皺,不發一言,像是在思索著什麼難以決斷的事情。

  “唐軍收拾小勃律的兵馬易如反掌,這個本大使是相信的。

  只是,人不能與天鬥。此戰之難,在於天時地利,而不在人和。

  你告訴我,人能不能勝天?”

  方重勇突然板起臉來詢問道。

  這個問題高仙芝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畢竟小勃律他也沒去過啊。只是聽請來的嚮導說過,大山上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但是唐軍是第一次經歷惡劣地理與氣候條件打贏敵軍麼?

  李靖三千精兵伏擊突厥人的時候,埋伏地點還不是天寒地凍,難道那時候天氣很好?

  高仙芝知道方重勇的考量不是沒有道理,但他不服氣。

  戰爭沒開打,你怎麼就知道會輸呢?任何猜測都是理論上的,真正的輸贏,只有上了戰場才知道。

  這種事情沒法去爭論,實踐出真知!如果真的像方重勇這樣“紙上談兵”,把雙方所遭遇的情況亮出來,就能判斷勝負,那還有什麼仗好打呢!

  大家報上名號比一比,看各方條件,就能決出勝負來了!

  可是方重勇說得頭頭是道,高仙芝又嘴笨,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

  簽押房內的氣氛頓時僵持住了。

  “諸位,你們也都回去想一想,明日這個時候,再來群策群力商議出兵之事。

  方大使,高副都護,不如今天就到這裡吧,耗著也沒有什麼意思。”

  李棲筠連忙站出來打圓場說道。

  看這架勢,今日繼續爭論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不如先冷靜冷靜再說。

  李棲筠很明白,方重勇並不想出兵小勃律,或者說不希望就這麼直接出兵,對此他另有打算。

  暫時沒有告知眾人而已。

  而高仙芝的玩法,說實話,李棲筠也是讀過兵書的,他的看法傾向於方重勇,高仙芝太過於行險了。

  賭命的打法可以為高仙芝帶來無上榮耀,可獲勝的前提卻是,拿著麾下唐軍和他自己的小命為賭注,全部押上這一局。

  “如此也好,都散了吧。”

  方重勇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說完這話,他也不理其他人,自顧自徑直朝著衙門外的方向走去。

  ……

  “節帥,高仙芝這高麗奴,性子很野,膽子很大,想法很狂啊。”

  臥房內,何昌期不動聲色的在方重勇面前給高仙芝上眼藥。

  “噢?怎麼,你很有想法呀?”

  方重勇停止沉思,一臉玩味看著何昌期反問道。

  何昌期也是戰陣廝殺的漢子,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護衛,只會武力。他具備相當高的軍事素養,起碼指揮幾千軍隊沒有什麼問題。何昌期的意見,值得一聽。

  “節帥,高仙芝這打法,就是拿安西將士的鮮血與屍骨,鋪好他的晉升之路嘛,這種人某又不是沒見過。

  您想想啊,那條路只要去了,到時候萬一出一點麻煩,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人還能捱餓,可馬該怎麼辦?

  聽聞特勒滿川水流湍急,到時候不能過河怎麼辦?敵軍在對岸半渡而擊怎麼辦?

  糧草短缺,士卒生病怎麼辦?

  就算攻到雲堡城下了,到時候肯定缺乏攻城器械,到時候去哪裡找樹木砍伐?

  萬一吐火羅的人,晚來一個月怎麼辦?甚至晚來十天,兵力都會少一大截,糧草也會不夠吃,那時候是進軍還是退兵?

  這些環節,只要一個地方出了問題,戰役就有崩盤的風險。高仙芝能保證每個環節都不出問題麼?”

  何昌期冷冰冰的解釋道。

  他這番話,不由得讓方重勇刮目相看。

  方重勇原本還以為老何就是豬腦呢,沒想到他對戰略還頗有幾分見地啊。

  確實有腦子,雖然不太多就是了。

  “伱說得都對,但……這不是本節帥不同意直接出兵小勃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