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后的大海 作品

第六百五十七章 孔宣初顯威

  …

  姜子牙這邊正在行軍。

  哨馬報入中軍:“稟元帥:前有成湯兵馬住在嶺上。”

  姜子牙猶豫一下,傳令:“安營。”

  升帳坐下,姜子牙自思:“三十六路人馬征伐完畢,為何又出現成湯兵馬前來征伐?”

  姜子牙沉思片刻,掐指一算:“原來如此,之前的征伐只算作三十五路,加上金雞嶺上的這一路兵馬,才算湊足三十六路。”

  他竟然算錯了?!

  之前,還大搞金臺拜將!

  這裡有些搞笑啊!

  …

  且說孔宣在金雞嶺上,安營紮寨。

  過了三日。

  才見姜子牙兵馬趕到。

  “哪個去周營走一遭?”孔宣隨意問道。他沒有把姜子牙大隊人馬放在眼裡。雖然姜子牙戰績輝煌,鬥死了聞仲、魔家四將等等。但在孔宣看來,不算什麼。

  有先行官陳金出來應曰:“末將願見頭陣。”

  “準!”孔宣答應的很隨意。

  陳金上馬,下嶺,到周營前邀戰。

  探馬報於中軍。

  姜子牙問左右:“誰去見頭陣?”

  先行官黃天化應曰:“末將願往。”

  “準!”姜子牙點點頭,曰:“務要小心。”

  “不必囑咐。”黃天化快步離去。他有些傲氣,嫌姜子牙多嘴提醒。

  黃天化騎著墨麒麟出營。

  陳金看到周營有人出來,大喝:“反賊何人?”他這個問話有點意思,答話的人,稍有不慎,就自稱反賊了。

  “哼”黃天化怒哼一聲,大呼:“吾非反賊!吾乃奉天征討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麾下,正印先行官黃天化是也。你乃何人?報上名來,功勞簿上好記你的首級。”

  陳金聞言大怒:“給我死來!”來不及報名字,就縱馬衝殺上去。

  “殺!”黃天化手提雙錘,砸向陳金。

  兩人交戰三十回合。

  黃天化雙錘威力不俗,漸漸佔據上風。

  陳金雙臂被震的無力,急忙跳出戰圈,想逃。

  但,黃天化一記飛錘砸死了陳金。

  並上前取了陳金首級,回營見姜子牙。

  姜子牙問:“出陣如何?”

  黃天化答曰:“末將託元帥洪福,已取了陳金首級。”

  姜子牙大喜,要為黃天化記首功,只是他拿起筆,剛往硯臺上蘸墨時,不料筆頭卻掉落下來。

  姜子牙一愣,臉色微變。他一邊重新取筆,一邊暗思:“黃天化死劫將至?天命如此?可否更改?要不要告知黃天化?”

  …

  且說孔宣這邊。

  探馬報於營中。

  “稟元帥:陳金失機,被黃天化斬了首級,掛於轅門之上。”

  孔宣聞言不怒,反而笑曰:“陳金自己無能,死不足惜。”

  他一點都不在意陳金戰死。

  在他眼裡,都是小孩子玩兒過家家,一切都沒有意義。一旦他親自出手,所有人都是土雞瓦狗。

  次日。

  孔宣麾下孫合出營,下嶺挑戰。

  姜子牙這邊武吉出馬。

  兩人互噴幾句,然後開打。

  戰三十回合,未分勝負。

  武吉心中一動,掩一槍便走,詐敗而逃。

  孫合沒有多想,急追上當受騙。

  武吉突然停下,一記“回馬槍”捅死了孫合。

  成湯營中。

  探馬:“啟元帥:孫合失機,被武吉回馬槍挑下,梟去首級,號令轅門,請令定奪。”

  這次孔宣聽後,臉上沒有了笑容,連敗兩場,他臉面有些掛不住了。

  看了看左右,問曰:“吾奉旨征伐西岐,爾等隨軍立功,不想連敗兩陣,使吾心中不悅。今日誰再去陣前走一遭?”

  高繼能曰:“末將願往。”

  “務要小心。”孔宣提醒一句。

  高繼能點頭上馬提槍,至周營前挑戰。

  哪吒請戰出營。

  “你是哪吒?”高繼能喝問。他認出了風火輪。

  “既知吾名,何不早早下馬受死?”哪吒大喝。他久經戰陣,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聞你道術過人,今日就比試一番。”高繼能來之前還想著能不能用異術,看到哪吒後,就知道可以用了。

  哪吒曰:“你是何人?功勞簿上好記你的首級。”

  “吾乃高繼能!”高繼能話音未落,就衝了上去。

  兩人打鬥起來。

  片刻後。

  不分勝負。

  高繼能掩一槍便走,打算抽空放出蜈蜂,偷襲哪吒。高繼能的異術就是有個蜈蜂袋,裡面放有成千上萬的蜈蜂。

  但,哪吒下手更快。他扔出了乾坤圈。

  危機關頭,高繼能躲過要害,被砸中肩窩,急忙逃回大營。

  ...

  次日。

  孔宣親領大隊人馬,至周營前,對旗門官曰:“請你家主將出來答話。”

  旗門官急忙報入中軍。

  姜子牙傳令:“擺八健將出營。”

  大紅旌旗展開,姜子牙左右四個先行官與眾門徒,雁翅排開。

  姜子牙騎四不相,至陣前,打量孔宣。

  只見孔宣,身穿黃金戰甲,騎大紅馬,背後有五道光華,青、黃、赤、白、黑。

  “此人不俗,根性頗深。”姜子牙對孔宣有了初步認識。

  孔宣驅馬往前,問曰:“來者可是姜子牙?”

  姜子牙點頭曰:“然也。”

  孔宣曰:“汝等為何造反,妄自稱王?吾今奉旨征伐西岐,汝好生退兵,敬守臣節,可保家國。若有半字推諉,吾定削平西土,到時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