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后的大海 作品

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神

  《封神演義》中,是蘇妲己蠱惑紂王害死忠臣良將。

  現在,王宮的三個妖怪,沒敢蠱惑紂王害人,但紂王還是開了殺戒,殺了很多忠心的臣子。

  這一切都是天意。

  蕭升雖然改變了一些,但大勢不可改。

  魯仁杰出來奏曰:“臣聞‘大廈將傾,一木難扶。’今國庫空虛,軍民離心,縱有良將,也難挽天傾。不若遣一能言之士,陳說君臣大義,令其罷兵,或可解此危。”

  魯仁杰這樣的說法,很天真。

  似乎,只要紂王下定決心,在天下諸侯面前,發誓痛改前非,從此勤政愛民,也許就能挽回局面。畢竟,外面的姬發,名義上還當紂王為君。

  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嗎?

  是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為零。

  其他人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

  紂王聽罷,沉吟不語。他不相信這樣能輕易退兵。他是個君王,他知道這種情況下,只憑能言之士,就讓退兵。這太天真了。

  這就是個笑話。

  姬發、姜子牙等人的一百六十萬兵馬,來這裡,不是為了一個笑話。

  就算姬發口頭上說紂王為君,他為臣。

  但這也只是說說,只有傻子才當真。

  中大夫飛廉出來奏曰:“臣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都城之內,百里人煙,其中豈無豪傑之士?大王只需張榜急求猛將賢士,許以高官厚祿,必有勇士解危救難。且城中有兵馬十餘萬,糧草充足,固守城池,或可一戰。”

  紂王點頭曰:“此言甚善!”

  朝歌空中。

  蕭升和趙公明來了。

  他們來看朝歌最後的覆滅。

  “蕭升,如今朝歌的局面,可有辦法解危?”趙公明問道。

  “師父,現在朝歌的局面,只有‘背水一戰’,‘死中求活’,方有一線生機。

  但這需要紂王做出巨大改變,鼓舞全城軍民之士氣,並且斬殺身邊的小人和寵幸的三妖,讓軍民洩憤,才有可能退城外之兵。

  只是,紂王做不到這些,所以結局已定。”

  “是啊,結局已定。”

  “師父,你看朝歌上空的黑氣。”

  “這是亡國之氣。殷商氣數已盡,無力迴天。”

  且說紂王張榜求賢。

  果有三位隱士來投:丁策、郭宸、董忠。

  紂王召見三人,封:丁策為神策上將軍,郭宸、董忠為威武上將軍。另有諸多賞賜。

  次日。

  魯仁杰、丁策、郭宸、董忠等人出城。

  姜子牙、哪吒、楊戩、南宮适、姜文煥等一大群人出營。

  魯仁杰大呼曰:“姜子牙請了!”

  姜子牙騎四不相,往前幾步,問曰:“來者何人?”

  魯仁杰曰:“吾乃兵馬大將軍魯仁杰是也。姜子牙,你乃崑崙道德之士,為何不遵王化,以臣伐君,圍攻都城?”

  姜子牙笑曰:“你為大將軍,當知天時,善觀天下,如今壽王無道,天下歸周,你何不倒戈?”

  魯仁杰大怒:“利口匹夫!吾以為你乃老成有德之人,豈料是反臣賊子!”回顧左右曰:“誰與吾擒此逆賊?”

  郭宸大喝一聲:“吾來也!”縱馬舞刀,直取姜子牙。

  “休得無禮!”姜子牙身旁有南宮适大喝一聲,衝了上去。

  二人打鬥片刻,不分勝負。

  丁策衝上去幫忙。

  武吉驅馬擋住丁策。

  二十回合後。

  董忠也加入戰鬥,和鄂順打在一處。

  過了片刻。

  哪吒大呼:“已至都城,大家齊上,不必旁觀!”他打算以多欺少了。

  哪吒、楊戩、雷震子等人衝了上去。

  另有一眾諸侯也衝了上去。

  丁策等人被圍攻,頃刻身死。

  魯仁杰見勢不妙,提前逃回城內。

  空中。

  “蕭升,那三個乃忠勇之人,死的可惜。”

  “是啊,師父,這一場封神大戰,死了多少忠勇之士。不過,有封神榜,他們死後真靈去了封神榜,都會成為神靈,長生久視。”

  “雖是神靈,但身不由己,泥塑人間,何得自由?”

  “師父,大多數人都無法長生久視,真靈消散在輪迴中,不得超脫。”

  次日。

  紂王無計,只能親自穿甲冑,上逍遙馬,持金背刀,立日月龍鳳旗,出城一戰。

  兩軍陣前。

  紂王問曰:“姜尚,孤有何罪?”

  姜子牙曰:“天下諸侯,靜聽吾道殷受十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