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 作品

第五十六章 車內仍舊沒發生什麼

  《三國志》:“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

  這是後世194年發生的事情,呂布曹操交戰時發生了蝗災,兩邊都沒了糧食。

  這場兗州之亂雖不可避免,但推動其儘快發生,總比晚些發生要好。

  袁熙放下車簾,活動著脖頸,對吳昭道:“有你在真是太好了,陳宮那些問題甚是刁鑽,換做是我回答,早就露出馬腳了。”

  吳昭臉上一紅,說道:“能替公子分憂,是妾之幸事。”

  袁熙笑道:“我雖為袁家子,對青兗士族還真是不瞭解,你和陳宮說那泰山羊氏的事情,我都沒聽明白。”

  吳昭輕聲道:“是這樣的……”

  她輕聲細語解釋著,渾然不覺馬車顛簸,有多少年,她沒有這麼開心了?

  她的父親是當世大儒,所說經義,皆受士族追捧,別說異議,就是附和的少了,也會被人非議。

  曾幾何時,吳昭覺得,自己從小聽父親講經,耳聽目濡學到的事情,一定都是正確的吧?

  即使她經歷了丈夫新喪,父親被殺的慘事,也保留著士族的矜持和傲氣。

  直到被匈奴擄走,她才發現,她所認識的東西,並不是這個天地的全部。

  與士族高高在上看待天下百姓的姿態不同,她親歷過苦難,捱過餓,受過凍,裹著單薄的衣服,穿著破爛的鞋子趕路,才漸漸明白了生活的殘酷。

  一同被擄來的女子被隨意蹂躪踐踏,吳昭只能無助地瑟瑟發抖,心中的認知開始逐漸崩壞。

  原來自己之前,都是在紙上談兵啊。

  她不得不承認,自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捨生取義,說的容易,做起來何其難?

  吳昭一方面恥於面對自己苟且偷生的想法,一方面用僅剩的自尊支撐著自己,期盼著奇蹟的發生。

  然後奇蹟真的發生了。

  雖然她因緣巧合幫了一點忙,但是要不是袁熙親自帶兵過來,殺滅匈奴,說不定她早已經被擄走走,生不如死了。

  她快要破碎的希望,終於在沉淪中被救起。

  隨後她又再度陷入了迷惘。

  袁熙的家世在士族之中,也算是上上之選,按道理說,對方的想法應該和自己極為相似才對,但相處下來,吳昭驚訝地發現,對方和自己截然不同,簡直像是對立的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