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工業互聯網帝國 作品

第280章 船舶工業

  楊墨也有心挫一下馬卡洛夫等人的銳氣,拿起設計總圖隨便看了兩眼之後說道:“馬卡洛夫先生,您這兩條生產線的設計,部分大型零部件的工序會走回頭路,我們可以在船塢的兩側,把生產線設計出一個u型,確保從材料碼頭進料,到切割加工、分段製造、塗裝、總裝、船塢搭載,最後到碼頭舾裝,依次向前推進,不走回頭路。”

  馬卡洛夫和瓦列裡點點頭,露出一臉驚訝之色,楊墨隨便看了兩眼,就指出了設計方案中出現的問題。

  楊墨卻不準備就此罷休,指著兩條生產線的主船塢說道:“船塢設計要突出差異化,我們還可以把兩條生產線改成3-4條,這個450米的船塢可以改成550-600米的大型船塢,另外在建造450米、350米、280米等大小不一的船塢,將來可以滿足建造超大型油船、散貨輪、集裝箱船、lng船的需要…

  “楊先生,多建設一條生產線,就要養活一條生產線的工人,要不然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拿不到足夠的訂單,這樣做會大幅增加人工成本……”馬卡洛夫提醒道。

  楊墨沉吟片刻之後,點點頭說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不過我們可以把致遠船舶工業公司的整體建設,按照生產線的進度,一共分為三期來完成,這樣能節省工期和人工成本!”

  馬卡洛夫和瓦列裡頻頻點頭,楊墨已經徹底征服了在場的尼古拉耶夫船廠技術專家。

  老毛子最不擅長的就是精細化管理,這也是他們造出來的產品大多比較笨重的原因。

  楊墨這些超前的設計理念,是他很多年以後參觀江南造船廠的時候,從技術人員的講解中聽來的。

  “馬卡洛夫先生,這個龍門吊的設計也要提高,可以優化成6-8臺600噸-1200噸的龍門吊,1.4萬噸水壓機的設計也略顯滯後,應該修改為1.6萬噸以上……”楊墨繼續說道。

  馬卡洛夫辯解道:“這臺1.4萬噸水壓機的設計規格已經達到了灘塗設計極限,它的4根大立柱,每根就有20米長,接近100噸,三根大橫樑,每根更是重達數百噸,高壓水設計參數達到350大氣壓,採用16臺高壓水泵和18個蓄勢器聯動控制,已經足夠萬噸貨輪的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