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衣羊 作品

第二十四章 敲鑼

  莊越問:“朝哪兒運?”

  範禿子富有經驗:“縣裡,這批糧食早該運走,我估摸被耽誤了。”

  莊越想,如果糧食運往縣城,說明前方戰事正酣,如果運往別處,情況肯定糟糕透頂。

  莊越讓李春進山,自己等宋青,誰知李春去後很快回來,橋上的哨兵禁止通行,啥時候放行不知道,大概等糧食運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臨時封鎖鎮子無可厚非,但李春說河溝沒有封鎖,一些孩子在河邊玩耍,人們自如跨越照樣來來往往。

  這事也就是國軍幹得出來,站崗放哨純屬擺設,將熊熊一窩,士兵再勇猛等於零,莊越對國軍的部署嗤之以鼻。此時運糧,說明戰事到了關鍵時刻,按照局勢判斷,省城淪陷只是時間問題,因為抗戰以來國軍還沒有守住任何一座城池。高嶺只是日軍的側翼,主攻方向還是省城,這裡消息閉塞,不知道省城究竟如何,相持接觸還是正式進攻。

  上級派自己在三齊鎮建立抗日武裝,成立之日竟敗於一群土匪,當初應該做出預防措施,這很難嗎?撇下戰友下山有逃避責任之嫌,莊越不能原諒自己。

  一個疏忽犯下難以彌補的損失。

  既然不許走路進山,那就留下,看看國軍的花樣,學習學習人家的經驗,他讓李春從河溝過去在山口接應。

  莊越很快查明幾處哨兵的位置,東邊那個哨兵站在坡上,橋上一個,西邊自然有一個哨位,鎮子裡三五個流動哨,這夥國軍的兵力有限,本來一次運輸任務也不需要多少兵力。

  盤古河實際上是一條溪水,最窄的地方才一米左右,抬腳便過,人來人往不受控制,橋上的哨兵視而不見。換句話說,進山其實也可以,但不能走正常途徑,比如這座木橋,封鎖只是形式,加強戒備並沒有真正的阻攔百姓,畢竟,三齊鎮遠離前線。

  閒著也是閒著,莊越決定會一會哨兵,哨兵面無表情,見有人靠近便擺手示意離開。

  這是個老兵,用莊越的話說,渾身長眼,人槍合一。

  莊越久經沙場,當然體會到對方的敵意:“老總,我住山裡,進鎮看病抓藥,得趕回去照料。”

  哨兵蹦出兩個字:“退後!”

  “老總······你們是那部分的?”

  剛才哨兵對霍問的態度比較隨和,因為人與人不同,對待的方式也就不同,霍問看上去年邁蒼老,莊越年輕力壯,哨兵自然提高警惕。

  莊越說:“我兄弟也在隊伍上,前線打的怎麼樣,你們見到小日本了嗎,他們長什麼樣?”

  哨兵說:“安心過日子。”

  莊越慢慢朝前湊和:“老總,有你們在,老百姓放心,聽說省城打起來了。”

  哨兵指過來:“退下!”

  “我要回家,通融通融?”莊越跨前一步,

  “回去!”哨兵橫過槍口。

  莊越道:“河灘那邊不管嗎?”

  “命令!”哨兵像一塊頑石,眼神發亮。

  好兵,莊越面帶笑意:“好好,我等戒嚴結束。”

  “走下去。”也許感到過於緊張,哨兵口氣緩和下來,指了指河灘。

  莊越明白對方的好意,心想,這種戒嚴有何意義,怪不得一潰千里,總把勁頭用到沒有用的地方。

  莊越轉身,能感應到灼熱的目光盯住後背,算你識貨,我也是兵,一個與你不同的兵,你們不行,下面看我的,莊越攥緊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