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你先別登基容我詐個屍 作品

第535章 上訪

  他們在第一時間找到了衙門,想讓縣令替他們做主,追回那些土地。

  可縣衙裡的存檔,也被秦軍一把火給燒了,新上任的縣令面對這種情況,就算是想管,可也找不到任何證據來證明那些土地真正的主人是誰。

  這些人的訴求得不到解決,便動了別的心思。

  比如,去州府上訴。

  再或者,直接選擇來京。

  從半年前,就開始陸續有人跪在大理寺門前喊冤。

  追根到底,耕地方面,是戶部的職責。

  所以,每次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大理寺都會向戶部通報。

  可這種事戶部又有什麼辦法?

  登記百姓耕地的底檔只有縣衙才有,底檔被燒,就沒了物證。

  想要找人證,更是不可能!

  那些得了耕地的百姓恨不得將這件事捂的死死的,誰又肯出來作證?

  如此一來,那些前來喊冤的人所得到的結果便是先被安撫一番,然後以調查需要時間為由,將他們打發走。

  家產都被秦軍給洗了,這些人即使還有一些餘財,也不足以支撐他們在京城久住。

  左等右等不見結果,他們也只能選擇作罷。

  只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個一次兩次倒還好,可隔三差五的來上這麼一出,就有些讓人難受了。

  郭允厚嘗試過上書,但那些摺子卻都像石沉大海一般。

  大理寺那邊也是一樣,根本得不到朱由校的半點兒回應。

  如果在一年前,他們還會懷疑這是魏忠賢從中作梗截下了奏摺。

  可現在魏忠賢整日裡不是在陛下身邊伺候著,就是在東廠坐班,頂著司禮監秉筆的差事,硬是沒再進過司禮監,這事兒根本找不到那老閹貨頭上。

  那麼........

  郭允厚琢磨了好半晌,看著手中那一個個喊冤之人的信息,無奈之下,起身向外走去。

  一刻鐘後,他出現在文淵閣。

  那疊資料,也擺在了溫體仁的面前。

  郭允厚愁眉不展的說道:“按時間推算,賊軍是一年前開始起事的,先陝西,後山西,再然後便是河南,如今又跑到了山東去作亂。”

  “最早來京師請命的,還只是陝西的百姓,可在兩個月前,山西的人也開始來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