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 作品

第116章 挑選軍士的條件

溫越只好把自己知道的兩種燧發槍給羅田森說了一下。

一種是轉輪式燧發槍,另外一種是擊發式燧發槍。

有人說到三眼銃是轉輪槍的起源,但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三眼銃沒有槍軸和轉輪,使用者只能通過旋轉槍桿的方式更換射擊的槍管。並且,三眼銃也沒有槍機(擊發結構),射擊時需要使用者用手拿著火繩或是火摺子點燃槍管內的火藥。

真正的轉輪燧發槍約出現在十六世紀中後期,是用齒輪發條摩擦燧石生火而點燃火藥。

擊發式燧發槍則是在十七世紀初中期出現,由擊錘撞擊燧石起火,今後的幾百年間,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活躍在戰場上,非常流行。

這樣的神兵利器,如果能打造出來,青牙堡的戰鬥力立即能上一大截。

不過,在溫越的期待目光下。

羅田森想了許久,最後還是苦笑搖頭道:“大人,這兩種火銃小的都是不知,不過那轉輪式的火器,我倒是見過,是由趙太學改進的一種火器,讓能連發五彈的迅雷銃,使其可以“戰酣連發”,一氣發射十八彈,名叫叫‘五雷神機’。”

趙學士?

溫越在腦海中想了想,問道:“你所說的趙太學,可是趙士楨?”

“可是他老人家。”羅田森恭敬道:“趙太學是小的等神機營的常客,這些年許多營中火器都是經過他老人家改造過的。大人,你若是想尋這兩種火銃,可能只有他才知道,可惜,趙太學亡故過早啊……”

羅田森的聲音中充滿惋惜。

溫越不禁也被所傳染,同樣深感惋惜。

明末的科學家就那麼幾個,趙士禎更是其中佼佼者。

趙士禎是明代軍事發明家、火器研製專家,溫州樂清人。

早歲為太學生,遊於京師。一生中研製改進多種火器,且善書能詩,並且發明過趙士楨發明的“迅雷銃”、“掣電銃”、“火箭溜”、“魯密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影響巨大,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