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 作品

第203章 賑濟災民

從二月底開始,逐漸的有大批大批的饑民從河北山西各地過來,繞過京師,從開平府、永平府,通過山海關進入了關外。

一開始這些人是聚集在山海關周邊,希望能夠活命。

然而,山海關乃是邊關重鎮,這麼多人聚集在此,守將怕這些餓瘋了的饑民會衝關。

於是,便將大批大批的流民驅趕進關外。

三月初。

陸續有幾百上千的饑民來到青牙堡周邊,隨著溫越下令賑濟後,能活命的消息傳出,在三月十五日這天,又來了一股龐大的饑民隊伍。

人數數過去,足有兩千多人。

其實,關於如何賑濟災民,大明在開國時就已經有了規章。

官府設有常平倉,而民間則設有義倉,這些都是災年來保證饑民活下去的屏障。

除此之外,大明各地還建立粥廠,設有養濟院、立飯堂等用來賑濟災民的地方,京師還設立蠟燭、媚竿二寺收容災民。

這些都算是仁政,是大明朝廷對百姓負責的表現。

然而,到了明末。

上一任萬曆帝不管事,把國家財政亂搞一通,國庫空虛,賑恤能力嚴重不足。

而各地富商、富戶都多是冷血,很少有願意施粥者,多是坐視不管。

在遼東地區。

同樣是如此。

但這並不是當地官府不作為,富戶冷血,不願施粥。

只是因為遼東這片地情況特殊。

剛剛興建的三十多個屯堡,才建成不到兩年,面對兇勢滾滾的饑民大軍。

他們也沒有力量去賑濟,只是收容少量的饑民,其餘不斷地驅趕,不準流民踩踏他們剛剛春耕好的田地。

而在這樣一種狀況下,溫越賑濟災民的行為,就猶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極為亮眼。

從三月初,有饑民進入青牙堡的地帶後。

溫越就非常的重視。

他讓青牙堡軍士訓練暫且停下,全部派出去維護秩序,引流災民繞過其他周邊屯堡,往青牙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