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 作品

第407章 新軍整編

“率教你做的對,我大軍突圍之後的事情,確實不該往外透露,尤其是我等在謀劃大寧之事。”

溫越嘆道:“這次出戰,雖然斬獲不少,可我大軍也折損了近兩千個兄弟,幸好率教你在後方操練了不少新兵,趁著這幾日並無戰事,我等便將大軍給整備一下吧。”

緊接著,溫越和諸將商議起整編事宜。

現在老兵和新兵,加在一起共六千餘人。

新兵之中的軍官有許多都是臨時任命,以之前的老兵訓練新兵,並沒有確定軍職下來。

所以溫越決定,將新來的四千新兵和經過血戰的兩千老兵夾雜在一起,重新組成一支新的隊伍。

考慮到現在大軍共有六千人,若是分成兩個部總,軍官人數晉升職位頗為不夠。

故此,溫越決定將原有的三個千總組成一個部總,改成兩個千總為一個部總,每個千總還是分成五個把隊。

溫越還考慮過,等日後編製成熟了後,再單獨列出一個刀盾把隊,原有的把隊都一律換成長槍兵和刀盾兵。

還有各總,各把隊的旗手和軍官護衛都要進行細微的調整。

但因為時間緊迫,這些還是等大戰結束後,回去再說。

對於溫越要增加軍官職位,眾人都是雙手贊成。

至於把新來的四千青牙軍,以血戰後的青牙軍為根本補充進去,眾人也沒有意見。

畢竟血戰後的老兵實力就擺在那裡。

青牙軍軍中向來以軍功說話,加上這幾個月來的操練,新兵早就養成了服從上官命令的思維。

溫越一言九鼎之下,根本沒人敢反對。

只是唯一麻煩的一點是,軍中許多人是從其他地方過來,在中前所和青牙堡紮根的。

宗族、語言、習俗這些不同還好,這些都可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但是語言方面,是一個大問題。

華夏地大物博,也因為如此,交通不便下,很容易出現隔個十里地就出現不同的方言。

加上教育的不普及,許多百姓一輩子不會官話,只會家鄉土語。

這些人說話,或許即便說的很慢,仔細去聽,也聽不懂。

青牙軍的軍士們,即便在加入軍隊後,就要求學習官話。

可官話可以學,但口音難改。

在溫越抽調了老兵北上後,新兵訓練的時候,都要任命其中有威望,集中一地,口音能互相辨識的人一起訓練。

而現在,要打散重新編隊,恐怕上官的命令傳下來,能不能聽懂是個問題。

這也是古代軍隊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般而言,軍隊的某一部分,都會由同鄉人組成,不然光是如何傳達命令,就是夠讓人頭疼的。

但重新整編是勢在必行的。

溫越只能盤算著加強官話語言的訓練,讓軍士們都統一口徑。

考慮到整編過後,馬上就要出戰,新軍的武器和盔甲都是問題。

這些新軍中火銃兵和長槍兵都有。

火銃和長槍自然是在來前,就配置好了的,彈藥也是充足,不用擔心。

主要是盔甲數量很少,之前開採的鐵料全部都用來打造火銃了,盔甲只有一些老兵身上才有,新兵身上是沒有的。

他們穿的是年前發下去的鴛鴦戰襖和毛皮軍帽。

好在,溫越與後金軍交戰以來,繳獲了後金軍盔甲七八千副,現在就放在輜重車隊上。

這其中有鐵甲、棉甲還有交鎖子甲等,種類不同,顏色也各異,有鑲紅,鑲白等。

這些盔甲要是給青牙軍換上,基本是後金軍什麼樣子,青牙新軍也就是什麼樣子,就是比後金軍高一些。

溫越為此想了個辦法,反正新軍穿來的鴛鴦戰襖是同一色的,索性讓新軍們穿上盔甲之後,又在外面套上鴛鴦戰襖。

雖然這樣在回暖的天氣下,會有些悶熱,但相比於交戰起來,不認雙方你我的樣子,要好上太多了。

等以後,回到青牙堡後,再讓工匠們將這些繳獲的盔甲重新鍛造一番。

當然,這幾日四千新軍還是沒有盔甲可披上的,要等滿桂的輜重大隊到來後,才能分下盔甲。

******

天啟六年,四月十六日。

經過一夜的休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