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七章 以制掘根 群情激湧


  到底是什麼樣的三長制,引起高臺上眾官員的群情激湧及義憤填膺呢?

  能被鄧艾專門拿一份文書表述,說明關於三長制的介紹並不簡單。

  而就在那詳細的介紹之下,高臺上盡皆飽讀詩書的官員,很快就明白了三長制是什麼。

  從本質上來講,鄧艾所提出的三長制乃是一種對漢代地方基層行政組織的改造。

  原本大漢的地方基層行政組織,是以鄉里為核心的。

  對於這一點《漢書》中就有詳細記載: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

  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

  從這個記載可知,在漢代縣下面一級的地方行政組織便是鄉。

  由於古代的經濟並不如後世發展,所以這樣較為簡單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是符合當世的國情的。

  否則大漢也不會那麼強大。

  只是任何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產生很大的弊端。

  這個制度最大的弊端在於“三老”二字。

  漢高帝劉邦當年曾下過一道政令:

  “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

  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徭戍。以十月賜酒肉。”

  在劉邦的這道詔令之下,地方豪強的前身“三老”,開始在大漢的地方政治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

  漢代對選拔“三老”的要求除去年紀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能率眾者”。

  在中國這個宗族社會來說,想做到這點,單單靠個人的德行是不夠的,他們必須要為鄉族勢力所認可。

  而在當時那個歷史條件下,滿足這樣要求的“三老”大部分的人都是六國遺留下的貴族。

  這一點從漢代的各種記載也可佐證,“三老”不僅在當地很有影響力,還經常直接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甚至能直接上書給天子。

  有這樣見識、能力的“三老”,絕不可能是普通的老百姓。

  在古代,知識是最昂貴的一種資源。

  當然劉邦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

  但是他就是看出這一點,才會毅然決然地繼續推崇“三老”制度。

  因為那時候剛剛建立的大漢是殘破的,是動亂的,他需要給這些地方上的“三老”相當大的政治特權,來換取他們對大漢的認同感。

  從後面發生的種種事件來看,劉邦的目的很完美的達到了。

  只是無論在任何朝代,任何時期,地方行政都是穩定國家的關鍵。

  “三老”制度隨著時間的發展,他的權力也在無限的膨脹。

  由於“三老”在漢代特殊的政治地位,“三老”一可左右鄉黨輿論,對“鄉舉裡選”的察舉,徵辟往往起到關鍵作用。

  同時三老又是制定地方法律法規的重要組織,同時也是宣傳國家政策法規的教化組織。

  甚至到了後來,就連大漢地方政府的政策法令的頒佈和施行,都要請示三老。

  最關鍵的在於,“三老”並不是政府直接任命的,很多時候乃是由地方自發選舉出來的。

  這一點直接導致“三老”慢慢往地方豪強的屬性演變。

  因為人皆是有私心的。

  既然政府不干預“三老”的選舉,再加上“三老”一職在地方上擁有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莫大影響力。

  那些“三老”怎麼會不想將這個位置,傳給自己的後人呢?

  一代兩代之後,後世人所熟知的地方豪強便不出意外的出現了。

  正因為地方豪強的前身大多都是“三老”,他們才會在自己家鄉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由於這種在當地的強大影響力,所以很多大漢朝廷直接委任的縣令,乃至於太守,都不敢與地方豪族硬抗。

  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乃至於性命,慢慢變得與當地豪族同流合汙。

  這便是漢代時期的“皇權不下鄉”。

  在皇權不下鄉的情況下,大量的土地兼併及蔭庇人口的行為開始變得猖獗了起來。

  數之不盡的良田被侵吞,數之不盡的良民為了生計被迫成為地方豪族的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