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 作品

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眾議

  “不止要將使者提來,伯苗等人也要召來。”

  糜暘的話加深了石苞心中的不解,但他還是很快就領命而去。

  待石苞離開後,糜暘又讓丁封去喚來蔣濟。

  他要馬上知道,韓綜目前在東吳的一切信息。

  不久之後,韓綜的使者及一眾荊州重臣,就都來到了糜暘所在的大廳內。

  等到眾人都到齊後,坐在上首的糜暘盯著站在場中的韓綜使者問道:

  “韓綜是真心誠意地歸降嗎?”

  韓綜使者是沒見過糜暘的,可這不影響他從眾人對糜暘的恭敬態度上猜出他的身份。

  見是糜暘親自詢問,牢記韓綜囑咐的使者直接跪在糜暘身前說道:

  “我家將軍早就仰慕天策上將威名,以往曾多次悲嘆,無顏得見天策上將威容。”

  “他對天策上將的敬仰之情,就如城外的漢水一般滔滔不絕。”

  這位韓綜的使者想來是沒讀過什麼書的,哪怕他絞盡腦汁想著吹捧糜暘,可在說了兩句後,卻變得語噎起來。

  幸好這時他記起了,在他來的時候,韓綜給他的親筆書信。

  於是他又接著說道:

  “我家將軍有一封書信要獻給天策上將,內中有一切我家將軍想對天策上將說的話。”

  聽到韓綜使者這麼說,糜暘將目光轉向鄧芝。

  看到糜暘的目光後,鄧芝起身將從使者身上搜到的書信交至糜暘的手中。

  接過書信後,糜暘很快看了起來:

  “漢章武六年七月十二日,永安韓綜叩首親拜。

  綜賴先人恩澤,遂得一鎮精兵,然綜雖非大才,亦知恃險抗強,豈能久乎?

  綜竊思吳統闇弱,孫權奸險,將士狂愚,干犯天威,偏安尚不能望,何況與公論兵?

  每念及此,綜無不仰慚俯愧,精魂飛散,恐受斧鑕,家族覆滅也!

  伏惟大漢,天命恢弘,天策上將,威及四海,恩過陽日。

  棄逆歸正,古今至理也。

  綜願率部曲入漢水,謹跪請公施恩納之。

  窮池之魚,失林之鳥,待命漏刻,綜今態也。

  綜雖韓氏之子,然望公勿因此猶疑。

  若公不棄,綜願認公為父。

  韓綜叩首,再拜,再拜!”

  信箋中的內容並不多,糜暘很快就看完了。

  在看完信箋中的內容後,糜暘的心中有些噁心。

  誠然韓綜在信中,對他的態度可謂是跪舔。

  可一想到韓綜舔到要認自己為父,糜暘就如吃了蒼蠅般一樣難受。

  先不提兩人的年齡是否合適,就說要是將韓綜這等人收進糜氏族譜中,估計糜竺都會被氣活過來。

  不過就算心中感到噁心,但糜暘臉上卻並未表現出什麼。

  他手舉書信對著在座的各位大臣問道:

  “你們以為,韓綜投誠一事是真是假?”

  糜暘的話音剛落,鄧芝就連忙起身對糜暘說道:

  “臣以為,此事不可信。”

  韓綜的信,鄧芝是看過其中內容的。

  他看完信箋中的內容後,跟糜暘是一樣的想法——韓綜這人也太噁心了吧!

  當然鄧芝覺得韓綜不可信,倒不是因為他的噁心。

  而是他的噁心,讓他想起了一件事。

  “韓綜願認大司馬為父,以此來證明他投誠之心,可是他這一舉動,與當年孟侯斷髮明志之舉何其相似?

  我朝與韓綜素無來往,他卻突然以如此大的代價,表明投誠之舉,實在過於可疑。

  若再思之,韓綜乃韓當之子,有韓當遺澤在,又有何罪能夠讓韓綜恐慌至此呢?

  還望大將軍莫忘了,當年赤壁之戰時,周瑜與黃蓋之故事!”

  當鄧芝說完後,廳內的眾臣,有許多人臉上都流露出贊同的神色。

  畢竟僅憑一封書信,就想讓他們相信韓綜,的確不太可能。

  隨後丁奉也起身說道:

  “或許韓綜投降一事為真,可大司馬應當穩妥納之。

  第一先派人潛入江夏,詳細探查韓綜處境。

  若探查之後發現無所疑慮後,再與韓綜約定好投降時間,地點,我們好做出周密防備。

  如此一來,可謂萬全。”

  丁奉的這個方案一提出,得到了更多大臣的附議。

  而韓綜的使者,剛才並未被帶出去。

  他在聽完鄧芝與丁奉的話後,早就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儘管從表面上看丁奉的提議,並未直接表示不相信韓綜的投誠。

  可他卻知道,韓綜現在的處境有多危急。

  要是真按丁奉那麼說的去做,時日必定要拖延上許久,到那時韓綜早就被陸遜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