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意難平,皇帝們直接淚崩 作品

第51章 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的昏聵

  「你相信自己和安祿山之間的君臣情誼,你不相信他會背叛大唐。」

  「你的固執讓人毫無辦法,於是宰相楊國忠向你獻策,要你頒一道詔書召安祿山入朝,如果他不來便是有反心。」

  「在楊國忠和大臣們的心裡,安祿山必然不敢來。」

  「任誰也沒有想到,安祿山不但來了。而且是馬不停蹄地連夜趕來了。」

  「安祿山進京的第一件事便是向你哭訴說:“臣本胡人,受陛下寵任,擢居高位,為楊國忠所嫉妒,欲謀害臣,臣性命難保啊!”」

  「你見兩三百斤壯的安祿山此時哭的像個孩子一樣,鼻涕一把淚一把。更加不相信這樣的安祿山會謀反。」

  「於是,懷著內疚,你賞賜他珠寶後便讓他回到了邊疆。」

  「你的此次試探之後,讓安祿山徹底下定了造反創業的決心,他不願意再過寄人籬下的日子。」

  「於是他幾乎是以日行三四百里的速度疾馳出關、直奔老家范陽。」

  「安祿山如此異狀,你居然視而不見。」

  金榜上的文字盤點頓了頓。

  顯現出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的畫面。

  然後才繼續盤點。

  「終於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由安祿山掀起的安史之亂爆發。」

  「安祿山召集眾將,對北方三鎮的唐軍宣稱奉你的密詔,發兵入朝討奸臣楊國忠。」

  「同時,安祿山集合羅、奚、契丹加上安北三鎮唐軍共十五萬精兵大舉南下。」

  「所到之處,“步騎精銳,煙塵千里”。」

  「當時的大唐天下承平日久,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范陽兵起,遠近震駭。」

  「不僅如此,安祿山的所帶領的北境唐軍戰力實在是強大到令人悍然。」

  「幾乎是以不可匹敵之勢洗劫大唐北方。」

  「黃河以北沿路守關頻頻告急,大臣們連番上報安祿山要謀反,並且說安祿山已經打過了河北。」

  「乍一聽見這個消息,你居然還是不相信。」

  「因為這些年來有太多人奏言安祿山造反,可每次都被證明是捕風捉影、危言聳聽。」

  「你下意識以為,這一次肯定也是那些嫉妒安祿山的人在胡亂造謠。」

  ......。

  大唐開元。

  正身處在開元盛世中的大唐百姓們看到金榜上的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