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249章 低頭?

  縱然是王祥,此刻臉上也是有些掛不住了。

  有甲士走了進來,站在王祥的身邊,耳語了幾聲。

  王祥的臉色在一時間變得極為複雜。

  王觀好奇的看著他,“太常,這是出什麼事情了?”

  王祥笑著回答道:“無礙,只是說府內出了些事情。”

  王觀也不戳穿,他自言自語似的說道:“盧公的家底可不好接啊。”

  王祥知道曹髦接見了自己幾個盟友的事情,可王祥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認為,這只是皇帝逼迫自己來完成祭祀的事情。

  皇帝手裡雖然有籌碼,可是沒有大權,自己能給盟友的,他根本就給不出去。

  自己這些盟友又不是司馬炎那樣的愣頭青,當朝九卿,定然也不會因為皇帝畫了個大餅就背叛自己。

  因此,王祥很是自信的沒有理會這件事。

  他不怕皇帝的威脅,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是,當他的那些盟友們拒絕他的召見時,王祥頓時懵了。

  皇帝能給他們什麼?如何能如此迅速的將他們說服?只用了一番話,就讓他們以禮來降?

  這情況有些不對啊。

  王祥自認沒有輕視過皇帝,已經對他非常重視了,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祥一直都認為皇帝跟群臣的聯絡是在自己的掌控下進行的,他認為自己才是整個事件的直接負責人,無論是陳騫還是鄭袤,都是通過自己方才能跟陛下取得聯繫。

  可他並不知道,曹髦已經假接各種名義與他們多次相見,甚至多次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負責人。

  皇帝與他麾下這些人的關係,並沒有王祥所想的那麼薄弱。

  王祥看著空蕩蕩的內屋,神色複雜。

  他對這個皇帝,是愈發的看不透了,他到底還有多少底牌?

  他只是跟這些人見了一面,自己就瞬間變成了孤家寡人,那龐大的足以抗衡高柔的勢力瞬間消失。

  這是不是說明,倘若皇帝下了決心,也可以在朝中單獨建立一個保皇黨?跟群臣進行抗衡?

  看著頓時沉默下來的王祥,王觀也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論資歷,王觀足以跟三公爭雄,就是面對高柔也不怕。

  高柔並非是朝中唯一的三朝老臣,王觀同樣是曹操時期就開始輔佐廟堂的老臣。

  此人什麼都做過,從地方縣令到御史臺,再到中領軍,尚書檯,論功勞,論資歷,在朝中也算是大佬級的人物。

  可這位大佬並非是大族出身,曹操時期,曾多提拔寒門,唯才是舉,王觀當時也被徵召了。

  但是他沒有一個強大的宗族來作為自己的靠山,而且他從不結交好友,也不養門生故吏,也不與大族聯姻,只是在尚書檯裡本分的做事。

  這次跟著王祥,大概也是因為王祥是目前唯一想要做實事的人。

  他並不想參與這類的爭鬥,他希望這樣的事情能早點結束。

  王祥反應過來,看向了他。

  “王公,我有一事想與您商議。”

  “太常且說。”

  “陛下當初登基,是繼烈祖之嗣,那這祭祀大典,是否也該及時操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