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理政(二)


                 政務閣內。

  偌大的會議廳內坐滿了人。

  各大司主副負責人只要在炎黃的,皆是到了場。

  “教務司!”諸葛亮看向了下方一名精瘦的中年人。

  教務司司長文翁。

  “閣主!”文翁站起身。

  “各地學府之事督辦得如何了?我看其政報之中,各地都是欣欣向榮之景,是否如此?”諸葛亮問道。

  政報。

  乃是政務口的官員遞交到政務閣的彙報文書。

  政報換一種稱呼名為“邸報”。

  不過這是中樞內的稱呼。

  只有宮廷內皇帝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才能稱呼為“邸報”。

  政務閣的內部會議只能稱為政報。

  “回稟閣主!政報所言並無出入,從開辦各學府以來,入學孩童數量達七十二萬三千人,其中幼學二十二萬人,初學十二萬三千人,中學者人數最多,達三十萬人,高等學府也有八萬人。

  幼學孩童,平均修為已經達後天初階。

  初學孩童,平均修為先天初階。

  而中學者,均達人階二品修為。

  高等學府最低修為已經是人階七品,三分之一數已達地階之數。”文翁如數家珍一般,將教務司的數據報出。

  諸葛亮聽著不覺的點了點頭。

  這與政務閣統計司統計的數據是一樣的,而且文翁如此熟悉,說明下了功課,可見其能力不錯。

  之所以要將這些人集合在一起。

  其一便是為了考察各司主官的業務能力。

  其二便是為了看看數據有沒有灌水,有沒有陽奉陰違的傢伙出現。

  如今看來,教務司倒是落到了實處。

  不過倒是還有一些瑕疵之處。

  “根據統計司調查,各城的適齡孩童數量達六十五萬七千餘人,但教務司的政報之上,除卻高等學府外,只有六十四萬三千餘人,其中差距一萬四千人,文司長可有解釋?”諸葛亮緩緩道。

  聽到諸葛亮如此精確的將教務司的數據報出,眾官員不免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