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列傳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開始說起食堂的時候,

  才二十啷噹歲兒啊,還沒出青年宮呢。

  康王臉色有些苦,這東西讓他現在給結果肯定是不現實的,不過有這個,他可以讓杏兒仙做個對比,然後他在自己的知識範疇裡挑一些曲子出來。

  所以他愁得不是這個,而是他只是個愛好者,手藝好單純是因為身體機能好,感知敏銳兼且反應出眾。

  真要比什麼樂理,藝術理解,十個他捆一塊兒也不是那姐倆的對手——他原本還覺著學生能有什麼不好整的,現在人家就來告訴他了:你看能不能唬弄吧。

  杏兒仙對比的倒是快,還根據康王的要求,選出來接近一百多篇各種鼓書,今後在戰場上會使用到的鼓號令自然也整理好了,還有各類古典曲譜差不多三百多首。

  這時候康王才發現,兩界文化差異如此之大,明明他生活著毫無違和感。

  琴曲倒還好說,可是鼓書確實令人犯難,因為這東西大部分都是講古,沒有歷史沉澱下來的傳說話本,生硬的拋出一段故事來,還要引人心思,那就只有神仙志怪類的東西了。

  所以杏兒仙挑出來的關於歷史、公案之類的,就都被拋棄了,留下些志怪傳說,寓言短篇,還有些誇景兒的,夸人的練習小段兒。

  如此一來所有的長篇基本都被拋棄了,留下的也都是聊齋裡的各色故事,倒是有一段三戲白牡丹是個長的——關於呂洞賓短的有七段,只有這一個長篇。

  鼓書也有譜,甚至還有簡譜,只不過真唱起來,對著這譜肯定是不行,因為太多技巧是譜子裡體現不出來的,就得真正的唱出去,要麼有個樣子,要麼自己研究自己的風格。

  康王這風格肯定和雙胞胎合不到一塊去,那倆妮子自己試過那段《重整河山待後生》,和康王那種燦烈豪壯完全不是一路,倒像是少女送情郎出征的味兒。

  問下來,果然,玉珠兒聲音柔細,唱腔百轉千回,最擅的就是兒女情長才子佳人兒,跌宕起伏的公案、遊俠、神鬼都不碰,更不用說沉重的演義、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