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 作品

236 如一顆珠,似一棵樹

  「不必言謝。」常歲寧道:「貴府滿門忠烈英魂,福澤深厚,令弟必能平安脫險的。」

  雲迴向她點頭:「多謝。」

  這才顧上問:「還不知小兄弟姓名。」

  他要謝對方的不僅那救命藥,還有最初救下了他的那一箭。

  那一箭便是今日戰局扭轉,反敗為勝的開始。

  常歲寧剛要回答,卻聽身邊的常闊笑著替她答道:「常歲寧。」

  他的閨女這麼厲害,當然要讓人知道她是誰。

  常歲寧有些意外地看向常闊,旋即也一笑,點頭:「是,我叫常歲寧。」

  雲回有些意外:「小兄弟也姓常?」

  「當然。」那「少年」轉頭再看常闊,似與有榮焉:「這是我阿爹。」

  雲回驚訝至極,原來不單是愛兵如子,而是親父子……他就說呢!

  他望向常歲寧:「……原來竟是常小將軍,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見他一本正經肅然起敬,常歲寧反省了一下,看來她常歲寧的名聲還是不夠響亮,竟未能傳到和州來嗎。

  意識到這一點,常闊也笑起來:「看來我們歲寧還需繼續努力才行!」小說

  雲回忙道:「常小將軍已然十分出色了!」

  少年不知廬山真面目,別人說天他說地。

  常歲寧只認真糾正另一點:「不必如此稱呼,我如今還不是將軍呢。」

  雲回看著那謙虛卻又完全沒謙虛的「少年」,所以,如今不是,往後會是嗎?

  接著,只聽對方詢問:「刺史夫人如何?可醒來了?」

  「家母方才已轉醒,暫無大礙,只是連日緊繃虛弱之下,又憂心阿歸,才昏了過去,但尚無力下床走動,故令我先行來同常大將軍道謝。」

  常歲寧便放心下來,雲家母子三人都很可敬,可敬之人平安活著,也是對他人、對和州百姓最大的慰藉。

  常闊看著雲回纏著傷布的雙手:「那雲二郎君傷勢如何,是否要緊?」

  「小子無礙,皆是皮外傷而已。」

  「那好。」常闊點頭,「既如此,咱們便去說一說正事。」

  雲回正色應「是」,在前帶路,與常闊同去了府中可供議事的書房。

  一同被喊過去的還有常闊信得過的幾名部下,及刺史府上的彭參軍。

  ……

  書房的門緊閉著,隨著談話深入,雲回神色震驚:「……所以,常大將軍只帶了一萬餘人?」

  他下意識地看向常闊身邊站著的常歲寧。

  所以,對方在對陣時,那目中無人的囂張言行,是虛張聲勢,是為了讓敵軍相信他們當真有十萬大軍託底?

  想通了此一點,再回想起彼時情形,雲回只覺一陣後怕。

  難怪常大將軍未有繼續讓人追上去!

  彭參軍也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問:「那餘下的援兵,何時能到?」

  「餘下的,不會來了。」常闊平靜道。

  彭參軍與雲回卻無法平靜。

  「常大將軍

  此言何意!」

  「我當日點兵罷,先帶騎兵與部分前軍離營,但我走後,李逸便改了定下的策略。」常闊道:「我曾派人回壽州大營探信,方才已得「說法」,李逸對下聲稱,他認為使大軍主力趁機攻去揚州更為妥當,待大軍將揚州收回,再趕來和州,到時與我內外夾擊,一舉剿滅徐氏叛軍。」

  彭參軍與雲回俱是震驚到茫然。

  這是行得通的嗎?

  大盛文字博大精深,為何此刻卻叫人半個字都聽不懂?

  這說法,乍一聽似很有些花樣門道,既有聲東擊西,又有內外夾擊……但細細品來的話,便可知此法最精妙之處並不在此,而在於它的異想天開。

  四下一時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彭參軍眉頭皺得死緊,若說之前聽聞李逸之事,他至多隻是懷疑對方的領兵能力的話,那麼此刻,他甚至忍不住開始懷疑李逸的精神狀態。

  揚州乃是徐正業起兵之地,豈是他說收回就能收回的?

  好吧,就算!

  就算他能收回,但和州又能抵擋幾日?和州一破,整個淮南道都會落入徐正業之手,到時徐正業都打出淮南道了,他們墳頭草都長出來了,誰還能跟他內外夾擊!怎麼夾,跟誰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