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 作品

444 揚帆凱旋

  “寧……”看著那漸遠的身影,常歲安再支撐不住,餘下的話化作“哇”地一聲,轟然炸了開來。

  他一頭抵在了身側崔璟的肩上,大哭起來。

  聽著這磅礴哭聲,崔璟一動也不敢動:“……”

  二月天,滿目新。

  常歲寧一行人策馬疾馳,隨著視野景物變得開闊,那份不捨的心情也漸被東風吹散。尒説書網

  康芷望著前方層疊的山巒,與母兄分別的澀然心情一掃而空,心中取而代之的是新奇,澎湃,與希冀。

  常歲寧先返回了東羅。

  如今康定山的少部分殘將還潰逃在外,但他們零零散散,已不成氣候,自保躲藏都是難事,絕不敢主動露頭招惹常歲寧的隊伍。

  是以,此一路往東而行,暢通無阻。

  白鴻等部將一直等在東羅,聞常歲寧回來,連忙去迎。

  常歲寧看著被養胖不少,精神氣息充沛的白鴻等人,不禁欣慰點頭。

  部將如此,她的那些兵,想來也該養得很不錯。

  “……這頓飯委實蹭得久了些,叫貴國破費了。”

  東羅王宮內,一座臨水而建的華亭中,常歲寧與金承遠道謝。

  “比起免戰給東羅帶來的益處,區區招待不值一提。”膚色白皙的青年身穿東羅王服,一雙鳳眼含著笑意:“況且,春日不過初至,這頓飯也不算久。”

  “足足兩個月了。”常歲寧看向亭外春光,含笑道:“海上已可行船,該回江都了。”

  知她事務繁多,大盛如今內部國情動盪,金承遠便也不作強留。

  二人於亭內談了些兩國事務。

  而後,金承遠再次向常歲寧就當初隱瞞身份之舉表達了歉意。

  由此,他說起了自己並不算幸運的身世,及當初為何會決定趕赴大盛,言辭間並不沉重,很是交心。

  說到後面,他看著常歲寧,緩聲道:“去往大盛這一行,我帶回了許多無價之寶,足夠我受益終生。”

  “我大盛國寶無數,崇尚融會貫通之道,只要貴國誠心相交,大盛必以貴客之禮待之。”

  束著馬尾的少女坐於亭中,眉眼含笑,身形端正而不刻意,周身氣度泱泱,如湖海般深遠。

  昔致遠雙手端起茶盞,緩聲道:“東羅願與大盛宗國結百千年之好。”

  常歲寧亦端起茶盞,代之以酒。

  放下茶盞時,金承遠道:“其實,當初欲回東羅之前,本想等常娘子歸京,當面道別——”

  他換回了往昔在國子監內的稱呼,道:“只是遲遲未等到常娘子回來,更未想到的是,再次相見,是通過那一隻馬球傳話。”

  那隻送到他手中的馬球,就像兩年前國子監內的那場端午擊鞠賽,帶他打出了新的局面。

  說到常歲寧最初用來傳信給他的那隻機關馬球,金承遠道:“只是我有一事好奇不解……”

  常歲寧:“想問我是如何知曉金承遠便是昔致遠的?”

  金承遠點頭。

  常歲寧誠然道:“是崔璟告知我的。”

  “玄策府,崔大都督?”金承遠頗感意外。

  “嗯。”常歲寧點頭道:“他很早前便暗中查明你的身份了,也曾戒備提防過。但之後,他大約也確定了你並無害人之心,知你不易,故而便未有貿然戳破此事,亦不曾稟於帝王。”

  否則,這件事捅到天子耳中,雖不至於惹來殺身之禍,卻總歸會有一些麻煩。

  換而言之,崔璟在查明金承遠的秘密後,選擇了為對方保守秘密。

  崔璟所圖是掌控真相,卻也會依據不同的事實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說出口。

  金承遠怔了好一會兒,才道:“我與崔大都督本不相熟……”

  由此小事可看出,那位在他印象中冷漠寡言,極難接近的崔大都督,擁有的竟是寬大博善的無聲底色,不吝於平實細微的角度,去體察陌生人求存的不易之處。

  “難怪崔六郎昔日總說,他有著全天下最好的長兄。”金承遠笑道:“但唯有他家中父親不知道。”

  常歲寧也笑了笑,神思卻有些飄遠,崔家啊,自鄭家之事後,崔家愈發如履薄冰,深陷與皇權爭鬥的漩渦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