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廢很小白 作品

0239【民風淳樸京東路】

  武將單挑,自古有之,且廣泛存在。

  而不是如後世各種自媒體、營銷號胡言亂語,說什麼古時武將單挑根本不存在,都是演義小說瞎編。

  實則,武將單挑始於商周時期,並且還有一個很雅緻的名稱,叫做:

  致師!

  記載中最早的一次致師,發生於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戰。

  商周至春秋時期,致師還只是貴族之間的較量,雙方都會留一線,不會下死手。

  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而致師也不再侷限於貴族,雙方中高層將領都可參與,且不再留手。

  劉邦一統天下建立西漢,國內幾乎很少有戰事,主要與匈奴作戰。

  而匈奴乃蠻夷也,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儀。

  因此,致師也就銷聲匿跡了。

  直到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混戰之時,被壓抑了數百年的武將們,徹底放飛自我了。

  隨著馬鐙的普及,致師之風愈發熾烈,各種單挑數不勝數,《三國志》以及各類史書中有記載的都有上百起,沒記載的不知幾何。

  此後,致師的傳統便一直保存了下來。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也開始講究武德了,逐漸受到致師的影響。

  隋末年間,武將單挑再次迎來了一波高峰期。

  甚至就連秦王李世民,都參與過數次單挑。

  《新唐書》與《太平御覽》中記載,唐軍討伐劉黑闥時,李世民便與劉黑闥麾下一名突厥勇士單挑過。

  【刃將接,太宗以天策上將大箭射之,中心洞背,應弦而斃!】

  唐初名將,秦瓊秦叔寶,幾乎是李世民麾下專門應對敵軍挑釁致師的存在,堪稱單挑王。

  《舊唐書》中記載: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

  再比如薛仁貴,其一生單挑事蹟中最出名的,當屬三箭定天山!

  到了五代十國,武夫橫行,武將單挑再一次興盛。

  不過到了北宋時期,出現了一些變化,因趙宋以文御武,軍中統帥、大將多為文人,戰力孱弱,因此很少參與其中。漸漸地,武將單挑也就轉由中低層武官參與。

  致師的風氣,一直到元末明初時期,依舊盛行。

  也正因如此,在這一時期成書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才熱衷於描述武將單挑的場面。

  常遇春便極其喜愛單挑,哪怕後來成為一方統帥,依舊如此。

  以至於朱元璋不得不親自勸說:遇春為大將,何故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

  ……

  劉錡嗤笑一聲:“打得一手好算盤,當俺是痴兒不成。敵將在手,為何要與你一戰?”

  韓世忠語塞,心頭憋屈。

  對方這一百重騎想走,他還真攔不住。

  但心頭這股氣,卻不能不出,於是喝道:“那便不論輸贏,小賊可敢?”

  劉錡也被激起了火氣,冷笑道:“有甚不敢,俺也不欺你,馬戰步戰任你挑。”

  “好,那便步戰!”

  韓世忠說罷,朝著身後輕騎吩咐道:“後退二百步!”

  他不傻,對方人馬皆披重甲,刀槍不入,馬戰太吃虧了。

  西軍騎兵略微猶豫了片刻,紛紛調轉馬頭後撤。

  二百步,是一個很曖昧的距離。

  這個距離,在神臂弩的射程之外,並且即便對方騎兵想要趁機突襲,也完全有反應的時間。

  見對方如此講武德,劉錡也吩咐道:“你等也後退二百步!”

  說罷,他翻身下馬,從馬背一側,抽出盤龍棍。

  耍了個棍花,劉錡一手持棍,遙指韓世忠:“早聽聞西軍出了個潑韓五,驍勇善戰,武藝高強。今日,俺劉錡便來掂一掂你的斤兩!”

  “倒是有些膽氣!”

  韓世忠冷笑一聲,抽出腰間鋼刀,大步朝他走去。

  劉錡不退反進,主動迎上前,手中盤龍棍帶起一陣破風聲,當頭砸去。

  嗚!

  這一棍力道極大,哪怕身著鐵甲,被當頭砸中,也會落得個腦震盪的下場。

  韓世忠橫刀身前,擋下這一棍。

  感受著虎口處傳來的刺痛,他眼中閃過一絲凝重。彡彡訁凊

  對方氣力不在他之下,且盤龍棍勢大力沉,不能硬碰硬。

  念及此處,韓世忠雙手握著鋼刀,畫了一個半圓,卸去棍頭的力道,跨步上前,鋼刀自下而上的撩起。

  這一刀很陰險,哪怕有甲裙護住子孫根,可若打實了,足以讓劉錡疼上好一陣子。

  劉錡的反應不可謂不快,俯下身子,一條腿向後高抬,乃是標準的雁落平沙式,同時手中盤龍棍如長槍一般,捅向對方。

  鋼刀雖快,但哪有盤龍棍長。

  韓世忠一時不察,被頂中小腹,力道直透鐵甲,頓覺腹中一陣翻江攪海,整個人連連後退數步。

  重新站定,劉錡將盤龍棍斜抗在肩頭,得意一笑:“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你都不懂麼?”

  強忍住嘔吐的慾望,韓世忠面色陰沉,心中輕視徹底消散。

  韓世忠握刀再度衝上前,鋼刀斜劈。

  劉錡作勢要擋,卻發現這一刀只是虛招,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果然,只見韓世忠腰身一扭,旋身一記側踹,正中對方心口。

  劉錡被這勢大力沉的一腳,踹的向後退了七八步。

  “再來!”

  吐出胸中濁氣,劉錡持棍衝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