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第344章 342【寡人之疾】

 他欲言又止。 

 有句話叫伴君如伴虎,雖說李端直到現在為止,展現出來的胸襟超過皇帝的平均水準,但他覺得自己沒有冒險的必要。 

 李端似乎猜出他的顧忌,沒有讓他陷入為難,直白地說道:“也就是說,在景國達成滅亡大齊的結果之前,景帝不會做出過激的舉動?如此倒也合理,那位景國皇帝城府極深,不見兔子不撒鷹。” 

 陸沉頷首道:“是的,陛下。其實之前那一年裡,臣不是沒有想過從這方面入手,包括攻破河洛後,臣對慶聿恭的女兒以禮相待,不斷給她灌輸景帝將要過河拆橋的想法,都是在為將來的謀劃做鋪墊。” 

 說到這兒,他微微一頓,輕嘆道:“但是臣始終覺得此乃小道,想要擊敗景軍主力,將景廉族趕回極北之地,關鍵在於如何增強我朝軍隊的實力。” 

 “假如現在景軍主力南下,我朝邊軍有幾成勝算?” 

 “陛下,戰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件,與雙方的兵力、士氣、戰力、軍械、後勤乃至於主帥臨場指揮等等因素都有關係,戰役推演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客觀條件。就拿北伐之戰來說,在雷澤大捷之後,淮州西路軍可以攻取河洛,源於慶聿忠望按捺不住想要主動尋找戰機,如果缺了這個必要條件,臣只能率軍撤回。簡而言之,很多時候只有等到戰事推進到關鍵階段,我們才能大致判斷出走向。” 

 “朕往常也和郭樞密等人談論過軍事,沒人像你說得這般直接且透徹。” 

 “陛下這話有些偏了,郭樞密和幾位將軍高屋建瓴,本就不需要像臣這樣細緻算計。不過,陛下不必太過擔憂,即便景軍主力南下,只要我朝邊軍固守城池,敵人很難取得長足的進展。” 

 陸沉稍稍停頓,又道:“臣在返京之前對李都督說過,慶聿恭接下來這一年裡可能不會有大規模的行動,但是一定會有試探性的攻勢。只要李都督堅守不出,以定州西面和北部的關隘為據點,景軍佔不到多大的便宜。景軍擅野外決戰不擅攻堅的毛病,至少到現在為止沒有明顯的改善,否則他們不需要耗費一年時間才吞併趙國,而且要慶聿恭親自坐鎮、數十萬主力盡出。” 

 李端心中一鬆,他一直有著揮之不去的憂慮,那就是這兩年的戰事中大齊邊軍節節勝利,然而景軍主力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南下,宛如一頭猛虎在旁窺伺,隨時都有可能咆哮山林。 

 陸沉將他的判斷掰開揉碎講得清清楚楚,李端不再猶疑,頷首道:“朕會給李景達下一道旨意,讓他老老實實守好定州邊疆。” 

 聽這話裡的意思…… 

 陸沉冷靜地站著,沒有著急忙慌地詢問自己的去處。 

 李端似乎知道他的想法,親善地說道:“朕希望伱在京城待一段時間,主要有幾個原因。其一,朕想從你這裡知道更多關於邊疆和景國的事情,另外朕對兵事不太瞭解,又不能特地將蕭、厲二人召回來,只能委屈你暫時留下。” 

 陸沉微微垂首道:“陛下言重了,臣承受不起。無論在邊疆還是在京城,陛下若有需要,臣一定盡心竭力。” 

 李端對他這番表態十分滿意,緩緩道:“其二,朕始終認為大齊的安危不能悉數壓在邊軍身上,這對你們不公平,然而京軍的戰力一直很難提升。若是冒然讓他們和邊軍輪轉,又恐被敵人找到可乘之機。故此,你在京城同樣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