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687章 朱由檢教子——民生,才是政策得失的關鍵

  如果民間十年都沒有進步,別人還稱讚你是聖君,這個朝代是盛世……

  那麼,這些人都在騙你!

  朕希望你們記住了——一代仁君,不是百官嘴裡的恭維!

  而是民間的欣欣向榮!

  只有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你才是合格的君王!”

  太子若有所悟。

  他想到了王廉在《大明晚報》上的那篇文章。

  貌似王公公,也是這個意思……

  原來,只有百姓,才是最有資格評價君王的標準之人啊!

  太子明白了……

  朱慈炯瞪大了眼睛。

  他想起了當初在外公家(張嫣孃家),小朋友攀比時說的那些話……

  “我家才蓋了一座新房子……”

  “我家添了幾頭牛……”

  旁邊那些陪他們玩的小夥伴,也紛紛說自己添了幾身新衣服……

  自己家裡新做了一張床……

  ……

  來漢都的路上,他看到一行行百姓,艱難的拄著樹枝,掙扎朝漢都而來。

  大娘告訴他——因為來了漢都,就不會餓死……

  北方路上,遍地餓殍!

  過了葉縣。

  父皇讓官員賑濟百姓,一處處百姓聚集點,粥棚無數。

  再也難以看到倒斃在路邊的百姓……

  到了南陽之後,百姓臉上的黑殼,逐漸褪去,變成了青色。

  大娘說過:

  那叫臉有菜色……

  當流民臉上的黑殼褪去,變成了青色,就意味著百姓已經活過來了……

  ……

  這就是進步吧?

  ……

  調皮的朱慈炯,伸手攬著胡鬧的小妹。

  他歪著頭,靜靜地看著父親。

  原來,這就叫進步啊……

  按照父親說的,是不是隻有整個民間,都能進步了,才是一個好的君主呢?

  朱慈炯想到了大娘經常看的宮外。

  這一年時間,漢都繁華與日俱增。

  大概……

  這就是父親說的仁君所為吧!

  ……

  調皮的朱慈炯,這一刻,臉上露出了深思之色。

  大娘給他說過,如果他日就藩之後,一定要善待治下百姓……

  原來,大娘想讓他當的——一樣是一個仁義的王爺啊!

  朱慈炯扭頭,看著張嫣,眼神裡明亮的光芒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