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741章 華夏曆法

  於是,黃宗羲說了這番話!

  恰恰,邢雲路有這麼一結論——“星、月之往來,皆太陽一氣之牽繫也。”

  哦?

  好像是日心說哦!

  而同樣跟西洋人交好的王徵,恰恰也有這麼一個結論——“各體各欲直下至地心方止,乃其本所故耳。譬如磁石吸鐵,鐵性就石,不論石之在上在下,在左在右,而鐵必就之者,其性然也。”

  咦?

  這不是萬有引力麼!

  而兩人死了沒多久,被三堂會審的伽利略,就出現了。

  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也出現了……

  ……

  當然,明朝也好,宋朝也罷,他們的研究,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很完善了。

  實際上,對華夏古典文化了解越多,就越會嚮往三代。

  尤其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堪稱是古代華夏的頂峰——不管是文化,還是科技,後世只有並肩,而無全面超越者。

  比如天文大神甘德、石申……

  比如中醫理論《黃帝內經》……

  ……

  那麼,華夏古代之所以不用陽曆,而是採取了陰陽合曆?

  這事說來話長。

  現行陽曆,大約每三千年,就會相差一天。

  而採取了天干地支紀年法,施行閏月制度後,則能完美的修改以太陽為主的陽曆,與以月亮為主太陰曆之間的差別。

  南宋《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伏羲木德,初造歷,……子孫相承四萬五千六百年”。

  祖沖之也說:“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耶元463年)已經過了五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