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297章 小梁

直到把用戶的耐心給薅乾淨。

如果把這個嚴重傷害用戶體驗又能夠輕易賺錢的業務取締呢?那麼各大事業部為了業績,就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從而推動創新,逐步地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發展。

否則大家躺在功勞簿上賺了那麼多錢,誰願意冒險改革?誰願意冒險向新的行業裡轉型?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取締了頁面廣告,就是逼迫大家不得不改革,不得不向新的領域轉型。

這是被動改革和主動改革的區別。

肯定是後者好!

紫微星集團的決策委員會上下文,要求各個業務部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這是被動改革,積極性不高,效率就不會太高。

改革推不動,就只能把功勳老臣們都解僱,換上一批小年輕上去。這些新上來的年輕人沒有勳章和功勞簿,為了創造成績,就一定要專注於總部的命令,堅定地完成改革。

絕大多數的it企業在自我變革的時候,都是這麼幹的。35歲的裁員線,很多人不是因為能力差所有被裁,恰恰相反,很多被裁的人能力都非常強。

這管理手段一點都不高明,容易傷人心。

就像在曼聯做的事。

周不器明知道解僱大衛?吉爾和弗格森爵士,可以讓他輕易地完成對曼聯的改革,可他不會這麼幹,這太傷害曼聯的價值準則了。不僅不能解僱,還要對這對功勳二人組委以重任,把曼聯精神延續下去。通過更高明的手段來推動改革。

化被動為主動!

不要解僱,要想辦法刺激這些功勳老臣的主觀能動性,要推動他們主動去改革!

取締頁面廣告,先給自己來一刀狠的!

可是問題來了……梁儒波只是m6的副總裁級別,他上面還有一群m7的資深副總裁,還有m8的高級副總裁多人,還有m9的張一明和m10的周不器。

這麼大的事,他一個m6會關注到嗎?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管是向上越級還是向下越級,都不是一個聰明的職場人應該做的事。

難道是張一明想推動改革,然後借他這個大學同學之口說出來?

完全沒必要,張一明現在的權威很高,大家都很尊重他。

而且,這不是決策委員會,只是總裁辦的業務會。也就意味著張一明並沒有從戰略層面來考慮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業務層面。

是韓樂水教授強行從業務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

周不器不動聲色,笑了笑,“大家的意見呢?”

賀陽道:“我們已經討論快1個小時了,就看你了。”

周不器道:“那就表決一下,支持的舉手。”

在場一11個人,周不器、張一明,梁儒波、郭鵬飛、季子安、王小船、陳通、聶才俊、孟厚坤、俞永覆和韓樂水。

除了周不器、郭鵬飛、季子安和孟厚坤沒有舉手外,其他7個人都表態了,都支持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