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長條的裁縫 作品

第186章:臨行準備




她不信佛,不從道。



卻又存乎佛家的“隨緣”以及道家的“順其自然”。



黃陀神醫也十分相中虞伊人的這般心性品質,因為作為一名將來可能會歲歲年年朝朝暮暮時刻觀人生死的醫者,若無法在必要的時刻保持淡然、心如止水,那麼必定將會弄巧成拙,平白害了他人性命,從而有違行醫初衷。



至於沈涼。



又在花叢中過了一遭的他,算算時辰也該抓緊去收拾一下行李了。



所謂的收拾行李,自然並非衣裝細軟,這些東西,在沈涼的人生中就沒重要過。



有人伺候,他就日日換新,沒人伺候,身上穿一套,再備用一套,髒了洗,洗了穿,除非跟人抱在一塊地上打滾幹仗,否則兩套衣服,以晉王府內裁縫用料的質量而言,估摸穿十幾二十年,都不帶磨出一個洞來的。



而且沈涼也不會偷摸的在一百兩白銀上添加遊歷籌碼,遊歷遊歷,目的就是一邊遊行一邊歷練,若是大張旗鼓,腰包揣上百萬兩銀票,再叫一支三五百人的青龍士隨行,那還遊歷個屁啊!



到時候光是拿錢咂、拿武力威脅、拿晉王府小殿下的身份出來壓制,試問整座大炎王朝,包括楚家皇室中人在內,有誰敢不給賠著笑臉讓出一條通天明途?



那樣一來,遊歷便失去它本身的意義了,還不如就別出去,繼續在家裡扮豬吃老虎到需要他真正虎嘯山林的那天就是了。



所以沈涼要準備的東西,不是能夠保證自己衣食住行更加方便的東西。



而是在無人暗中保護的關鍵時刻,能夠自行保命的東西。



一路直奔坐潮山。



半山腰密林深處,挖了十幾年的山洞,剛搭建沒多久的“保安室”,一切如常的坐落在此。



聽見沈涼踩在落葉上發出的細微聲音,才剛躺下午睡的啞奴瞬間睜開雙眼,提著那對八角銀花錘就從屋子裡急掠而出!



不過看清來人是沈涼後,一臉兇相的啞奴,就換上天生五官不允許他顯得和善的笑臉,將砸出兩個土坑的錘子往院裡一扔,步步悶響的朝沈涼跑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