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邊城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下人的天下(加更)

問出了問題的朱常武也不等對方去回答,便自我解釋的說道:“告訴你,劉肇基之敗和你們之敗,就在於失了民心。我們抓他的時候,就在他的軍營之中,那一萬士兵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卻沒有一人伸手阻攔。那可是他的萬人營呀。”

這件事情徐弘基還是剛剛知道。

他一直以為,抓捕劉肇基是在其它大營,或是路上進行的,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在對方的軍營裡動的手,這樣豈不是說,此人太過廢物了。

在自己的大營中,都能被別人隨便的抓捕,還真是失敗呀。

“怎麼?你是不是認為劉肇基沒有能力,無法控制住手下的軍隊?”朱常武似又是看出了徐弘基有什麼想法,淡然一笑而道。

“難道不是嗎?”事以至此,便是連自己都被朱常武給帶到了軍營,此時的徐弘基已經豁出去了,那是有什麼說什麼,不再隱瞞。

“當然不是。直到現在,你,還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一個道理,天下到底是什麼。”

“是什麼?”徐弘基忍不住好奇地問著,他很想看看朱常武在這件事情上是什麼樣的態度。

“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

“若無百姓,何來天子?若無社稷,何來皇權?”

“沒有了皇權,又何來你們這些人的權力呢?或也可以說,大明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房子,百姓就是基石,你們也不過就是房頂之磚而已,皇權就是那根大梁。可笑大梁天天看到的只有周邊的磚石,便以為只要穩定住了你們,這座房子就可以永遠的屹立不倒。”

“偏生的,你們這些房上磚石也是這樣認為的,卻不想一想,如果沒有呢?”朱常武是一邊說一邊搖著頭。

這麼淺顯的道理,已經被後世的史學家們無數次的給講了出來,歷史也已經證明,任何的政權,一旦脫離了百姓,脫離了人民群眾,註定就不會走得長遠。

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有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言。

問題是,大家都知道,可也只是停留於嘴上說說,真正能夠做到以百姓為本的又有幾人?

開局一個碗的那位,倒是很關注百姓的生活,所以他建立了大明,並且在初期的時候,政權穩固。可到他子子孫孫這裡,便已經歪了樓,而不自知。

徐弘基認真的聽著,對於朱常武說的這些,他是能聽懂的,之前也不是沒有人講過,只是怕講的人也認為這只是一個道理,只需要知道就可以了。

可看朱常武的樣子,似乎此人把這些話當成了治世名言,難道說百姓對於天下就真的這樣重要嗎?

百姓可是依賴於那些地方豪紳、而豪紳又依賴於權貴和達官貴人,這些人又要依靠皇權,那一層控制一層不就好了,只要地方豪紳不亂,百姓應該就不會亂的。

道理是這樣的道理,可當回過頭來一想,如今流匪四起,盜賊猖獗,百姓紛紛揭竿而反,此時,那些地方豪紳又在幹什麼呢?

似乎不是被抓就是逃走了吧。

想想還真是不堪重用,而沒有了他們之後,管理起來就少了一個階層,天下大亂自然便開始了。